中文同义词:
次野鸢尾黄素(标准品);9-甲氧基-7-(3,4,5-三甲氧基苯基)-[1,3]二氧杂环戊烯并[4,5-G]苯并吡喃-8-酮;次野鸢尾黄素;次野鹫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 来源于射干;次野鸢尾黄素 (次野鹫尾黄素);洋鸢尾素;IRISFLORENTIN 次野鸢尾黄素
英文同义词:
3,4,5,5-Tetramethoxy-6,7-(epoxymethanoxy)isoflavone;7-(3,4,5-Trimethoxyphenyl)-9-methoxy-8H-1,3-dioxolo[4,5-g][1]benzopyran-8-one;9-Methoxy-7-(3,4,5-trimethoxyphenyl)-8H-1,3-dioxolo[4,5-g][1]benzopyran-8-one;9-Methoxy-7-(3,4,5-trimethoxyphenyl)-[1,3]dioxolo[4,5-g]chromen-8-one;Irisflorentin ,98%;IRISFLORENTIN;Irisflorentin, 98%, from Blackberrylily Rhizome;Irisflorentin 41743-73-1
相关类别:
分析对照品;植物提取物;对照品;植提标准品;中药对照品;标准品;标准品-中药标准品;chemical reagent;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phytochemical;reference standard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TCM).;standardized herbal extract;黄酮;标准品 -中药标准品;标准品,对照品
沸点
569.1±50.0 °C(Predicted)
密度
1.348±0.06 g/cm3(Predicted)
概述
射干中异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抑菌和消除自由基作用。次野鸢尾黄素为射干中有效成分之一。随着射干野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为保护资源,近年来对射干的生物学、引种和栽培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了栽培射干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根据测量结果,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IFR)是中草药射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杀菌、清热解毒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3]。
植物来源
鸢尾科(Iridaceae)
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L.根茎
白花射干 Iris dichotoma Pall.根茎(收率:0.002%)
南欧香菖 Iris florentina L.根茎
德国鸢尾 Iris germanica L.根茎
胡克鸢尾 Iris hookeriana Foster根茎(收率:0.005%)
库门鸢尾 Iris kumaonensis Dykes
丹吉尔鸢尾 Iris tingitana Boiss. Reut.球茎
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SK ge1 ODS 80 TS250 mm× 4. 6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pH= 3)∶ 53%∶ 47%;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6 nm;柱温35℃。结果次野鸢尾黄素在0. 0118~ 0. 118μ 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 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 84%,RSD为2. 059%,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为0. 1252%。
图1 次野鸢尾黄素对照品HPLC色谱图
次野鸢尾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金属离子Fe3+、Ca2+、Cu2+或Mn2+对次野鸢尾黄素(IF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存在金属离子时,IFR对BSA的荧光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其结合过程的表观结合常数KA值为104~105数量级,结合位点数n约等于1。由热力学参数得出IFR与BSA结合过程是一个熵增加、Gibbs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在Fe3+或Ca2+的存在下,IFR对BSA的荧光猝灭类型由动态猝灭转变为静态猝灭,作用力类型也由以疏水作用力为主转变为以氢键与范德华力为主或以静电引力为主。Cu2+或Mn2+存在下,IFR对BSA的荧光猝灭类型及分子间作用力类型均没有发生改变。四种金属离子的参与都使得IFR与BSA结合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结合位点数仍维持在1左右。
参考资料
[1]陈蕙芳 主编.植物活性成分辞典·第三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第640-641页.
[2]陈银华,孟军华,侯俊杰,刘合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栽培射干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7,(06):1391-1392.
[3]王安萍,张国文,潘军辉,龚毅. 金属离子对次野鸢尾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J]. 分析科学学报,2008,(04):389-393.
用途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药理药效: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去痰,抗微生物等多种药理作用。对cAMP磷酸二酯酶的IC50为4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