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目: 主页 > 原料 > 循环系统原料 >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中文名称:
去甲肾上腺素
中文同义词:
(R)-4-(2-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限制性化学品禁止进出口);肾上腺素杂质B;L-去甲肾上腺素, 98+%;4-[(1R)-2-氨基-1-羟乙基]苯-1,2-二醇;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盐酸盐(溶液)[干冰运输]
英文名称:
Norepinephrine
英文同义词:
(-)-alpha-(aminomethyl)protocatechuylalcohol;(-)-noradrec;4-(2-amino-1-hydroxyethyl)-2-benzenedio(r)-;adrenor;Adrenaline Impurity 2(Adrenaline EP Impurity B);aktamin;arterenolfreebase(noradrenaline);d-(-)-noradrenaline
CAS号:
51-41-2
分子式:
C8H11NO3
分子量:
169.18
EINECS号:
200-096-6
相关类别:
原料药;医用原料;α受体激动药;细胞生物学;医药原料;细胞信号和神经生物学;医药原料药;chiral;医用原料;原料药;原料;出口原料;陕西林奈主打产品
Mol文件:
51-41-2.mol
熔点 
220-230°C
比旋光度 
D25 -37.3° (c = 5 in water with 1 equiv HCl)
沸点 
298.46°C (rough estimate)
密度 
1.2435 (rough estimate)
折射率 
1.5100 (estimate)
储存条件 
2-8°C
酸度系数(pKa)
8.64(at 25℃)
形态
crystalline
颜色
off-white to tan
水溶解性 
Soluble in alkali and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Slightly soluble in water, ethanol and diethyl ether.
敏感性 
Air Light Sensitive
Merck 
14,6695
BRN 
4231961
稳定性
Stable, but may be light-sensitive. Incompatible with acids, bases, oxidizing agents. Store at -20C.
CAS 数据库
51-41-2(CAS DataBase Reference)
EPA化学物质信息
Norepinephrine (51-41-2)
儿茶酚胺类药
去甲肾上腺素为儿茶酚胺类药,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同时也激动β受体。通过α受体的激动,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通过β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 用量每分钟按体重0.4μg/kg时,β受体激动为主;用较大剂量时,以α受体激动为主。α受体激动所致的血管收缩的范围很广,以皮肤、沾膜血管、肾小球为最明显,其次为脑、肝、肠系膜、骨骼肌等,继心脏兴奋后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多,腺苷能促使冠状动脉扩张。 α受体激动的心脏方面表现主要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高;升压过高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同时外周总阻力增加,因而心排血量反可有所下降。逾量或持久使用,可使毛细血管收缩,体液外漏而致血溶量减少。
发现历程
1946年,瑞典生理学家UlfvonEuler(音译:乌尔夫·冯·奥伊勒)成功地分离出这个拟交感物质,他认为无论从生物学作用上,还是化学结构上它都不是肾上腺素,而是与肾上腺素最接近的去甲肾上腺素,这是兴奋交感神经引起的主要神经递质。Ulfvon Euler 的这一出色工作使他在1970年与他人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发现去甲肾到Ulfvon Euler获奖用了24年。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什么样的拟交感物质? 它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剂,同时也激动β-受体。通过α-受体的激动,引起血管的极度收缩,使血压升高,冠脉血流增加。通过激动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但其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化学结构
拟肾上腺素的基本化学结构是 β-苯乙胺。当苯环碳原子的氢及末端氨基被不同基团取代时,可人工合成多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这些基团会影响药物对 α、β 受体的亲和力及激动受体的能力。 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在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如下:嗜铬细胞(主要存在于肾上腺髓质)利用一系列的催化酶,以酪氨酸为原料,合成肾上腺素(酪氨酸 → 多巴 →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在苯环上第 3、4 位碳上都有羟基,形成儿茶酚,故称为儿茶酚胺类。 从化学结构上我们可知,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在于去甲肾上腺素在 N 原子上没有甲基,二者又曾被分别称为副肾、正肾。 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相比,异丙基肾上腺素是人工合成品,其化学结构是去甲肾上腺素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异丙基所取代,是经典的 β1、β2 受体激动剂。
药动学
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全部被破坏,皮下注射后吸收差,且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滴注。静脉给药后起效迅速,停止滴注后作用时效维持1~2分钟。 主要在肝内代谢,一部分在各组织内,依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换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作用,转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经肾排泄,极大部分为代谢产物,仅微量以原形排泄。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溶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足血溶量治疗发挥作用;也可用于治疗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聚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以往的一段时间里,在治疗休克的过程中,人们认为去甲肾上腺素强烈的兴奋α-受体,虽能迅速改善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其缩血管效应有可能减少内脏血流,导致灌注下降。从而影响肠系膜、肾、肺等脏器的血供,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曾一度鲜见于临床。而另一种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此时却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使人们对去甲肾上腺素有了重新的认识,使其临床地位有了很大改变。很多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不会损害肾功,甚至可以改善肾功。大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虽可以诱发急性肾衰,但只有直接注入肾动脉才会出现,而且剂量须是普通量的2~3倍,而常规使用剂量无此作用。实验研究还发现,中等剂量去甲肾上腺素0.4mg/(kg·min)显著增加冠状动脉和肾脏血流,对肠道血流无影响,只有在平均动脉压超过150mmHg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才能减少内脏血流。 新近研究证明,去甲肾上腺素作为治疗休克的首选药物,可使体内器官局部血管收缩,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应用不当,会出现器官功能不全的不良反应。因此去甲肾是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在感染性休克中,对于扭转其休克时的低血压更为有效,组织氧合会较好。在心源性休克中,正性肌力药物及缩血管药物均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因为正性肌力药物可以增加氧耗,使心肌缺血更加严重。缩血管药物可使组织灌注减少。 而在术中术后,作为纠正非休克原因的引起低血压,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时间短,又直接作用于α-受体加上其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无论是在单次注入或连续泵入,都可以很好地纠正低血压而较少引起心率增快所致的心律失常。 需注意的是,去甲肾上腺素的注入最好在前臂静脉或中心静脉,而不用小腿以下的静脉。另外,它可通过胎盘,使子宫收缩,血流减少,孕妇应用须权衡利弊等等。
不良反应
(1)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本品强烈的血管收缩足以使生命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锐减后尿量减少,组织血供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毒;持久或大量使用时,可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重。 (3)应重视的反应包括静脉输注时沿静脉径路皮肤变白,注射局部皮肤脱落,皮肤紫绀,皮肤发红,严重眩晕,上列反应虽属少见,但后果严重。 (4)个别病人因过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肿。 (5)在缺氧、电解质平衡失调、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中或逾量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后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 (6)以下反应如持续出现须加注意:焦虑不安、眩晕、头痛、苍白、心跳重感、失眠等。 (7)逾量时可出现严重头痛及高血压、心率缓慢、呕吐甚至抽搐。 可引起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少数病人可出现心律失常、肢端缺血坏死。可致有胸骨后痛。有时甲状腺可一过性充血肿大。用于晚期妊娠可诱发子宫收缩。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全麻药如氯仿、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可使心肌对拟交感胺类药反应更敏感,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宜同用,必须同用时减量给药。 (2)与β受体阻滞药同用,各自的疗效降低,β受体阻滞后α受体作用突出,可发生高血压,心动过缓。 (3)与降压药同用,降压效应被抵消或减弱,与甲基多巴同用还使本品加压作用增强。 (4)与洋地黄类同用,易致心律失常,须严密注意心电监测。 (5)与其他拟交感胶类同用时,心血管作用增强。 (6)与麦角制剂如麦角胺、麦角新碱或缩宫素同用,促使血管收缩作用加强,引起严重高血压,外周血管的血容量锐减。 (7)与san环类抗抑郁药合用,由于抑制组织吸收本品或增强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可加强本品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高血压或高热,如必须合用,则开始本品用量须小,并监测心血管作用。 (8)与甲状腺激素同用使二者作用均增强。 (9)与妥拉唑林同用可引起血压下降,继以血压过度反跳上升,故妥拉唑林逾量时不宜用本品。
用药注意
1、抢救时长时间持续使用本品或其他血管收缩药,重要器官如心、肾等将因毛细血管灌注不良而受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不可逆性休克,须注意。 2、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忌用。 3、本品遇光即渐变色,应避光贮存,如注射液呈棕色或有沉淀,即不宜再用。 4、不宜与偏碱性药物如磺胺嘧啶钠、氨茶碱等配伍注射,以免失效;在碱性溶液中如与含铁离子杂质的药物(如谷氨酸钠、乳酸钠等)相遇,则变紫色,并降低升压作用。 5、浓度高时,注射局部和周围发生反应性血管痉挛、局部皮肤苍白,时久可引起缺血性坏死,故滴注时严防药液外漏,滴注以前应对受压部位(如臀部)采取措施,减轻压迫(如垫棉垫)。如一旦发现坏死,除使用血管扩张剂外,并应尽快热敷并给予普鲁卡因大剂量封闭。小儿应选粗大静脉注射并须更换注射部位。静脉给药时必须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6、用药当中须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生产方法 
可由邻苯二酚与氯乙酰氯制成3,4-二羟基-2-氯代苯乙酮后再与氨或乌洛托品作用而制得。
危险品标志 
T+,C,F
危险类别码 
26/27/28-34-11-28
安全说明 
28-36/37-45-36/37/39-26-16-20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2
WGK Germany 
3
RTECS号
DN5950000
8-10-23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I
海关编码 
29225090
毒性
dni-hmn:oth 5800 nmol/L CNREA8 40,1414,80
CAS号:51-41-2
规   格:10g/20g/100g/1kg
价   格:请咨询卖家
数   量:
联系方式
 15623309010
正品保障
正规发票
闪电发货
满199包邮
英文名:Norepinephrine
外观:
纯度:请咨询卖家
分子式:C8H11NO3
分子量:169.18
最小起售量:10g/20g/100g/1kg
中文名称:
去甲肾上腺素
中文同义词:
(R)-4-(2-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限制性化学品禁止进出口);肾上腺素杂质B;L-去甲肾上腺素, 98+%;4-[(1R)-2-氨基-1-羟乙基]苯-1,2-二醇;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盐酸盐(溶液)[干冰运输]
英文名称:
Norepinephrine
英文同义词:
(-)-alpha-(aminomethyl)protocatechuylalcohol;(-)-noradrec;4-(2-amino-1-hydroxyethyl)-2-benzenedio(r)-;adrenor;Adrenaline Impurity 2(Adrenaline EP Impurity B);aktamin;arterenolfreebase(noradrenaline);d-(-)-noradrenaline
CAS号:
51-41-2
分子式:
C8H11NO3
分子量:
169.18
EINECS号:
200-096-6
相关类别:
原料药;医用原料;α受体激动药;细胞生物学;医药原料;细胞信号和神经生物学;医药原料药;chiral;医用原料;原料药;原料;出口原料;陕西林奈主打产品
Mol文件:
51-41-2.mol
熔点 
220-230°C
比旋光度 
D25 -37.3° (c = 5 in water with 1 equiv HCl)
沸点 
298.46°C (rough estimate)
密度 
1.2435 (rough estimate)
折射率 
1.5100 (estimate)
储存条件 
2-8°C
酸度系数(pKa)
8.64(at 25℃)
形态
crystalline
颜色
off-white to tan
水溶解性 
Soluble in alkali and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Slightly soluble in water, ethanol and diethyl ether.
敏感性 
Air Light Sensitive
Merck 
14,6695
BRN 
4231961
稳定性
Stable, but may be light-sensitive. Incompatible with acids, bases, oxidizing agents. Store at -20C.
CAS 数据库
51-41-2(CAS DataBase Reference)
EPA化学物质信息
Norepinephrine (51-41-2)
儿茶酚胺类药
去甲肾上腺素为儿茶酚胺类药,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同时也激动β受体。通过α受体的激动,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通过β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 用量每分钟按体重0.4μg/kg时,β受体激动为主;用较大剂量时,以α受体激动为主。α受体激动所致的血管收缩的范围很广,以皮肤、沾膜血管、肾小球为最明显,其次为脑、肝、肠系膜、骨骼肌等,继心脏兴奋后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多,腺苷能促使冠状动脉扩张。 α受体激动的心脏方面表现主要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高;升压过高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同时外周总阻力增加,因而心排血量反可有所下降。逾量或持久使用,可使毛细血管收缩,体液外漏而致血溶量减少。
发现历程
1946年,瑞典生理学家UlfvonEuler(音译:乌尔夫·冯·奥伊勒)成功地分离出这个拟交感物质,他认为无论从生物学作用上,还是化学结构上它都不是肾上腺素,而是与肾上腺素最接近的去甲肾上腺素,这是兴奋交感神经引起的主要神经递质。Ulfvon Euler 的这一出色工作使他在1970年与他人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发现去甲肾到Ulfvon Euler获奖用了24年。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什么样的拟交感物质? 它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剂,同时也激动β-受体。通过α-受体的激动,引起血管的极度收缩,使血压升高,冠脉血流增加。通过激动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但其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化学结构
拟肾上腺素的基本化学结构是 β-苯乙胺。当苯环碳原子的氢及末端氨基被不同基团取代时,可人工合成多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这些基团会影响药物对 α、β 受体的亲和力及激动受体的能力。 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在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如下:嗜铬细胞(主要存在于肾上腺髓质)利用一系列的催化酶,以酪氨酸为原料,合成肾上腺素(酪氨酸 → 多巴 →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在苯环上第 3、4 位碳上都有羟基,形成儿茶酚,故称为儿茶酚胺类。 从化学结构上我们可知,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在于去甲肾上腺素在 N 原子上没有甲基,二者又曾被分别称为副肾、正肾。 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相比,异丙基肾上腺素是人工合成品,其化学结构是去甲肾上腺素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异丙基所取代,是经典的 β1、β2 受体激动剂。
药动学
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全部被破坏,皮下注射后吸收差,且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滴注。静脉给药后起效迅速,停止滴注后作用时效维持1~2分钟。 主要在肝内代谢,一部分在各组织内,依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换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作用,转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经肾排泄,极大部分为代谢产物,仅微量以原形排泄。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溶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足血溶量治疗发挥作用;也可用于治疗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聚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以往的一段时间里,在治疗休克的过程中,人们认为去甲肾上腺素强烈的兴奋α-受体,虽能迅速改善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其缩血管效应有可能减少内脏血流,导致灌注下降。从而影响肠系膜、肾、肺等脏器的血供,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曾一度鲜见于临床。而另一种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此时却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使人们对去甲肾上腺素有了重新的认识,使其临床地位有了很大改变。很多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不会损害肾功,甚至可以改善肾功。大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虽可以诱发急性肾衰,但只有直接注入肾动脉才会出现,而且剂量须是普通量的2~3倍,而常规使用剂量无此作用。实验研究还发现,中等剂量去甲肾上腺素0.4mg/(kg·min)显著增加冠状动脉和肾脏血流,对肠道血流无影响,只有在平均动脉压超过150mmHg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才能减少内脏血流。 新近研究证明,去甲肾上腺素作为治疗休克的首选药物,可使体内器官局部血管收缩,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应用不当,会出现器官功能不全的不良反应。因此去甲肾是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在感染性休克中,对于扭转其休克时的低血压更为有效,组织氧合会较好。在心源性休克中,正性肌力药物及缩血管药物均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因为正性肌力药物可以增加氧耗,使心肌缺血更加严重。缩血管药物可使组织灌注减少。 而在术中术后,作为纠正非休克原因的引起低血压,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时间短,又直接作用于α-受体加上其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无论是在单次注入或连续泵入,都可以很好地纠正低血压而较少引起心率增快所致的心律失常。 需注意的是,去甲肾上腺素的注入最好在前臂静脉或中心静脉,而不用小腿以下的静脉。另外,它可通过胎盘,使子宫收缩,血流减少,孕妇应用须权衡利弊等等。
不良反应
(1)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本品强烈的血管收缩足以使生命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锐减后尿量减少,组织血供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毒;持久或大量使用时,可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重。 (3)应重视的反应包括静脉输注时沿静脉径路皮肤变白,注射局部皮肤脱落,皮肤紫绀,皮肤发红,严重眩晕,上列反应虽属少见,但后果严重。 (4)个别病人因过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肿。 (5)在缺氧、电解质平衡失调、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中或逾量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后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 (6)以下反应如持续出现须加注意:焦虑不安、眩晕、头痛、苍白、心跳重感、失眠等。 (7)逾量时可出现严重头痛及高血压、心率缓慢、呕吐甚至抽搐。 可引起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少数病人可出现心律失常、肢端缺血坏死。可致有胸骨后痛。有时甲状腺可一过性充血肿大。用于晚期妊娠可诱发子宫收缩。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全麻药如氯仿、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可使心肌对拟交感胺类药反应更敏感,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宜同用,必须同用时减量给药。 (2)与β受体阻滞药同用,各自的疗效降低,β受体阻滞后α受体作用突出,可发生高血压,心动过缓。 (3)与降压药同用,降压效应被抵消或减弱,与甲基多巴同用还使本品加压作用增强。 (4)与洋地黄类同用,易致心律失常,须严密注意心电监测。 (5)与其他拟交感胶类同用时,心血管作用增强。 (6)与麦角制剂如麦角胺、麦角新碱或缩宫素同用,促使血管收缩作用加强,引起严重高血压,外周血管的血容量锐减。 (7)与san环类抗抑郁药合用,由于抑制组织吸收本品或增强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可加强本品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高血压或高热,如必须合用,则开始本品用量须小,并监测心血管作用。 (8)与甲状腺激素同用使二者作用均增强。 (9)与妥拉唑林同用可引起血压下降,继以血压过度反跳上升,故妥拉唑林逾量时不宜用本品。
用药注意
1、抢救时长时间持续使用本品或其他血管收缩药,重要器官如心、肾等将因毛细血管灌注不良而受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不可逆性休克,须注意。 2、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忌用。 3、本品遇光即渐变色,应避光贮存,如注射液呈棕色或有沉淀,即不宜再用。 4、不宜与偏碱性药物如磺胺嘧啶钠、氨茶碱等配伍注射,以免失效;在碱性溶液中如与含铁离子杂质的药物(如谷氨酸钠、乳酸钠等)相遇,则变紫色,并降低升压作用。 5、浓度高时,注射局部和周围发生反应性血管痉挛、局部皮肤苍白,时久可引起缺血性坏死,故滴注时严防药液外漏,滴注以前应对受压部位(如臀部)采取措施,减轻压迫(如垫棉垫)。如一旦发现坏死,除使用血管扩张剂外,并应尽快热敷并给予普鲁卡因大剂量封闭。小儿应选粗大静脉注射并须更换注射部位。静脉给药时必须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6、用药当中须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生产方法 
可由邻苯二酚与氯乙酰氯制成3,4-二羟基-2-氯代苯乙酮后再与氨或乌洛托品作用而制得。
危险品标志 
T+,C,F
危险类别码 
26/27/28-34-11-28
安全说明 
28-36/37-45-36/37/39-26-16-20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2
WGK Germany 
3
RTECS号
DN5950000
8-10-23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I
海关编码 
29225090
毒性
dni-hmn:oth 5800 nmol/L CNREA8 40,1414,80
商家信息
灵灵九 点击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15623309010 邮       箱:1287744812@qq.com 公司名称:武汉灵灵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子分类
推荐商品
优质服务
客服电话 1562309010
正品保障 正品保障  提供发票
急速物流 现货闪电  当时发货
售后无忧 不满意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