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桑色素;桑色素/桑黄素;3,5,7,2,4五羥黃酮;2,3,4,5,7-五羥黃酮;摩林;桑色素水合物;桑色素/桑黄素水合物;桑黄素水合物
英文同义词:
2-(2,4-Dihydroxyphenyl)-3,5,7-trihydroxy-4H-chromen-4-one dihydrate;MORIN R. G.;MORIN FLUKA, FOR MICROSCOPY;2μ,3,4μ,5,7-Pentahydroxyflavone dihydrate, 2μ,3,4μ,5,7-Pentahydroxyflavone;Morin hydrate,95%;Morin hydrate,2′,3,4′,5,7-Pentahydroxyflavone;2′-Hydroxypelargidenolon;Natural yellow 8
相关类别:
分析标准品;标准品;对照品;植物提取物;滴定;中药对照品;标准品,对照品;基准试剂;医药、农药及染料中间体
熔点
299-300 °C (dec.)(lit.)
溶解度
methanol: soluble50mg/mL
概述
桑色素(morin),又名桑黄素,一种天然染料,是从黄桑木、桑橙树等桑科植物的树皮和许多中草药中提取的一种浅黄色色素。化学名称为3,5,7,2′,4′-五羟黄酮,属黄体酮类化合物,含氧的杂环连接两个芳香环。本品外观通常为黄色或灰黄色针状结晶。味苦。分子量302.23。熔点285~290℃ (分解)。易溶于醇、丙酮,微溶于水、醚、乙酸、乙酸乙酯。溶于碱呈浓烈黄色,暴露在空气中转变为棕色。在浓硫酸中有淡蓝色绿荧光。主要用于染羊毛,用不同的媒染剂可得黄色或绿光橄榄色,也用于制造色淀,还可作为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显色剂,一般用来检测痕量的铁、锌、钴等。桑色素可抑制酶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痛、抗菌、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和抗应激等作用。
图1为桑色素的结构式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桑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抗病毒作用:桑色素50ug/ml有抗疱疹病毒的作用,2000ug/g有抗马铃薯病毒的作用。
3.抗癌作用:桑色素对腹水型肝癌细胞具有光敏杀伤作用,抑制腹水型肝癌细胞的DNA合成,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照光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在避光条件下,桑色素也具有杀伤癌细胞的能力。桑色素对腹水型肝癌细胞的杀伤具有永久性,光敏作用的产生与O2和O无关,而与OH和H2O2密切相关。
4.解痉作用:桑色素能抑制胆碱酯酶而显示解痉作用。
5.其他作用:桑色素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有抑制作用。桑色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桑色素能抑制醛糖还原酶,大鼠体内用10-4克分子浓度溶液,抑制醛糖还原酶100%。另外,桑色素有利尿作用。25mg/kg对家兔即具利尿作用。
用途
可用于抗病毒感染,治疗头痛、胃病、慢性炎症和 冠心病,近期也慢慢用于治疗癌症,对肝癌、食管鳞癌等细胞株的形态、增殖有破坏或抑制作用,可提高癌细胞呼吸控制率及溶酶体酶活性,干扰癌细胞分裂,抑制其DNA合成。对骨髓细胞无抑制作用,并能升高白细胞。临床用于肝癌、 食管癌、胃及贲门癌等以及白细胞低下症,亦可作为术前用药或用于联合化疗,与其他化疗药物联用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用于乙型肝炎亦有效。
有关桑色素的概述、药理作用、用途、桑色素代谢是由Chemicalbook的鲍泉编辑整理。(2016-01-24)
桑色素代谢
桑色素在体内的代谢反应主要为①小肠中的水解反应。②小肠中的结合反应:肠壁上皮细胞中存在葡萄糖醛酸化酶、硫酸化酶和甲基化酶等代谢酶。③大肠中的水解代谢:大肠中的裂环降解。④黄酮类化合物在肝脏中的代谢:肝脏可将进入体内的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最终排出体外,即具生物转化作用。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 / PG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