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2-Methylpropanedioic acid
外观:
纯度:请咨询卖家
分子式:C4H6O4
分子量:118.09
最小起售量:10g/20g/100g/1kg
中文同义词:
甲基丙二酸 溶液;異琥珀酸;2-甲基丙二酸;甲基丙二酸;甲基马来酸;甲基马来酸/異琥珀酸/2-甲基丙二酸
英文名称:
2-Methylpropanedioic acid
英文同义词:
1,1-Ethanedicarboxylic acid;1,1-ethanedicarboxylicacid;2-Methylmalonic acid;2-methylmalonicacid;Isosuccinic acid;isosuccinicacid;Malonic acid, methyl-;methyl-malonicaci
相关类别:
有机中间体;羧酸;医药中间体;有机合成中间体;Building Blocks;C1 to C5;Carbonyl Compounds;Carboxylic Acids;Chemical Synthesis;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Amides, Anilides, Anhydrides Salts;API intermediates;Aliphatics;Intermediates Fine Chemicals;Metabolites Impurities;Pharmaceuticals;Organic Building Blocks
沸点
272.71°C (rough estimate)
储存条件
Sealed in dry,Room Temperature
酸度系数(pKa)
3.07, 5.76(at 25℃)
CAS 数据库
516-05-2(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Methylmalonic acid(516-05-2)
简介
甲基丙二酸 (Methylmalonic acid,MMA)是一种二羧酸,是丙二酸的甲基化衍生物,丁二酸(琥珀酸)的同分异构体。生物体内,甲基丙二酸与辅酶A通过硫酯键结合成甲基丙二酰辅酶A,再通过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异构化为琥珀酰辅酶A(维生素B12为辅酶),以这种方式进入三羧酸循环,这是有机体回补反应之一。
生物特性
甲基丙二酸在血液中的浓度通常由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测得,在健康人中为73-271 nmol/L。甲基丙二酸血症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嗜睡、生长发育迟缓、发作性呕吐、脱水、呼吸困难、肌张力低下,少见症状还包括智力低下、肝大和昏迷等。自1967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体液中MMA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以便为临床确诊提供技术服务。
含量测定
一种特异性强、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的检测血液中甲基丙二酸含量的方法如下:
步骤1:用移液器移取标品和内标溶液,涡旋仪混匀;同时平行移取待测样本和内标溶液涡旋混匀;
步骤2: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基质溶液(4%的牛血清蛋白溶液或空白血清溶液),涡旋混匀;
步骤3:加入PH<7的小极性醚进行萃取,充分混匀并高速离心;
步骤4:取部分上清液,于氮吹仪上氮气吹干;
步骤5:加入衍生试剂(饱和的酸性醇溶液),涡旋混匀,密封,加热65℃,20min衍生;
步骤6:衍生完成后再次加热吹干溶剂;
步骤7:加入流动相复溶液复溶(含1-5‰甲酸铵或乙酸铵的醇水溶液或乙腈水溶液,醇水溶液或乙腈水溶液中醇或乙腈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80%),充分混匀;
步骤8:经超声萃取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高速离心;
步骤9:取上清溶液,由液相自动进样器进样,经液相色谱柱的色谱分离,经质谱分析,最终定量分析血液或尿液中甲基丙二酸(MMA)的含量。
生物活性
Methylmalonate (MMA, Isosuccinic Acid, NSC 25201)是一种二羧酸,可来源于由甲基丙二酰-辅酶A。
危险类别码
36/37/38-36-20/21/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