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甲乙酮肪;甲乙铜肟;2-丁酮肟,99%;甲基乙基酮肟;2-丁酮肟;丁酮肟;甲乙酮肟;甲乙酮肟,甲基乙基酮肟,2-丁酮肟
英文同义词:
(2E)-2-Butanone oxime;2-Butoxime;Aron M 1;Butan-2-one, oxime;butan-2-oneoxime;Butanoxime;ethylmethylcetoxime;Ethyl-methylketonoxim
相关类别:
生物化工;中间体;有机化工原料;化工产品-有机溶剂;有机原料;肟;防结皮剂;Organics;羰基化合物;有机砌块;通用试剂;化工;化工原料;大化工;化学试剂;化工材料;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工
沸点
59-60 °C15 mm Hg(lit.)
密度
0.924 g/mL at 25 °C(lit.)
溶解度
water: soluble100g/L at 25°C
酸度系数(pKa)
pK1:12.45 (25°C)
颜色
Clear colorless to pale yellow
稳定性
Stable.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May react with strong acids to form an explosive material.
InChIKey
WHIVNJATOVLWBW-SNAWJCMRSA-N
CAS 数据库
96-29-7(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2-Butanone, oxime(96-29-7)
EPA化学物质信息
Methyl ethyl ketoxime (96-29-7)
肟类除氧剂
肟类化合物(二甲基酮肟、甲乙酮肟(丁酮肟)、乙醛肟)作为新型除氧剂是美国Drew化学公司于1984年公开的专利,具有低毒、高效、速度快且具有钝化保护作用,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也于九十年代开发成功,并得到了较为成功的推广。
⑴除氧性能:肟类化合物是具有肟基的有机化合物,目前用于锅炉除氧和停炉保护的肟类化合物主要有乙醛肟、二甲基酮肟(丙酮肟)和甲乙酮肟。肟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与氧反应。肟类化合物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有着良好的除氧性能,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38~336℃,压力范围是0.3~13.7Mpa。根据对比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肟类化合物的除氧速度和除氧效率均高于联氨。
⑵缓蚀与钝化作用:肟类化合物可将高价铁、铜氧化物还原成低价氧化物,其水溶液能够在钢材表面形成良好的磁性氧化物膜,对金属表面起着良好的钝化、缓蚀作用。其中二甲基酮肟的效果最好,所需使用的量最少。根据对比实验,肟类化合物具有与联氨同样的钝化、缓蚀作用,能显著降低溶液中铁含量,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钢材有保护作用,其中二甲基酮肟的效果最好,所需使用的量最少。同时,肟类化合物对沉积在管道、省煤器等处的铜的腐蚀产物有清洗作用,这也是在使用肟类化合物初期,炉水中铜的含量明显升高的原因。
⑶挥发性:肟类化合物的挥发性均高于联氨、DEHA、吗啉、环己胺等,接近于NH3的挥发性。挥发性高的除氧剂在蒸汽凝结时,会有一定数量的药剂溶于凝结水中,因而,有利于保护凝结水系统的金属材料。
⑷分解性: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肟类化合物的分解产物为NH3、N2、H2O、微量乙酸,无甲酸产生,对水汽系统无不良影响。
⑸低毒性:根据LD50的数据比较,联氨的LD50为290mg/kg,乙醛肟为1900mg/kg,甲乙酮肟为2800mg/kg,二甲基酮肟为5500mg/kg,可见联氨的毒性较强,而肟类化合物的毒性很小,属低毒类化合物。通过除氧剂的皮肤和粘膜接触试验表明,肟类除氧剂无明显刺激和损害,而联氨则引起皮肤红肿、糜烂、粘膜充血等损伤作用。
化学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熔点-29.5℃沸点152-153℃,59-60℃(2kPa),相对密度0.9232(20/4℃),折光率1.4410。能与醇、醚混溶,溶于10份水中。
用途
主要用于醇酸树脂涂料防结皮剂和硅固化剂。该品作为防止结皮的抗氧剂使用,比丁醛肟、环己酮肟的效果好。
用途
用于各种油基漆、醇酸漆、环氧酯漆等储运过程中的防结皮处理,也可用作硅固化剂
生产方法
由丁酮和盐酸羟胺反应而得。也可以由丁酮与硫酸羟胺反应。
危险类别码
21-40-41-43-52/53-48/25
安全说明
13-23-26-36/37/39-61-45-36/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