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酒石黄,柠檬黄;食用柠檬黄;食用色素黄色5号;酒石磺;柠檬黄;3-羧基-5-羟基-(对苯磺酸)-4-(对苯磺酸偶氮)吡唑三钠盐;食用色素黄4号;酸性黄 23 [CI 19140]
英文同义词:
TARTRAZINE O;TARTRAZINE;TARTAZINE;WOOL YELLOW;YELLOW 5;4,5-dihydro-5-oxo-1-(4-sulfophenyl)-4-[(4-sulfophenyl)azo]-1H-Pyrazole-3-carboxylic acid, trisodium salt;Dihydro-5-oxo-1-(4-sulfophenyl)-4-((4-sulfophenyl)azo)-1H-pyrazole-3-carboxylic acid, trisodium salt;Pyrazole-3-carboxylic acid, 4,5-dihydro-5-oxo-1-(4-sulfophenyl)-4-((4-sulfophenyl)azo)-, trisodium salt
相关类别: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食用色素(着色剂);食用色素与护色剂;饲料添加剂;饲料着色剂;羰基化合物;食用色素;分析标准品;标准品;其他生化试剂;染色剂和染料;食用色素类;食品和饮料标准品;色素类;食品着色剂;生化试剂;对照品;生化试剂-色素类;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香料;Dyes and Pigments;Organics;Analytical Chemistry;Food Colors by Food Sanitation Law in Japan;Aromatics;Heterocycles;Intermediates Fine Chemicals;Pharmaceuticals;Sulfur Selenium Compounds;Azo;Pyrazolone;中药对照品;医药原料
稳定性
Stable. Hygroscopic.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生物领域应用
Treating hepatitis,periodontal disease,psoriasis
EPA化学物质信息
Tartrazine (1934-21-0)
简介
柠檬黄是食用合成色素三原色之一,也是世界上被允许用于食品着色最广泛的一种合成色素。化学名称:1‑(4‑磺酸苯基)‑4‑(4‑磺酸苯基偶氮)‑5‑吡唑啉酮‑3‑羧酸三钠盐。它是亮黄色粉末或颗粒,偶氮型杂环结构,可安全地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等领域的着色。
化学性质
橙黄色均匀粉末,0.1%的水溶液呈黄色,无臭。溶于水、甘油和丙二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21℃时溶解度为:11。8%(水)、3.0%(50%乙醇)。耐热性、耐酸性、耐光性和耐盐性均好,对柠檬酸和酒石酸稳定,但耐氧化性较差。遇碱变红,还原时褪色。最大吸收波长428nm±2nm。大白鼠经口LD50大于2000mg/kg,ADI0~7.5mg/kg(FAO/WHO,1994)。
柠檬黄色淀为黄色细粉末,无臭。慢慢溶解于含酸或含碱水溶液,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耐热性、耐光性比柠檬黄强。
用途
作为食品着色剂,我国规定可用于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青梅、虾(味)片、浸渍小菜、红绿丝糖果、糕点上彩装和西瓜酱罐头中,最大使用量为0.1g/kg;在植物蛋白饮料、乳酸菌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05g/kg;在冰淇淋中最大使用量为0.02g/kg。
用途
用作食品着色剂,我国规定可用于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青梅、虾(味)片、浸渍小菜、红绿丝糖果、糕点上彩装和西瓜浆罐头中,最大使用量0.1g/kg;在植物蛋白饮料、乳酸菌饮料中最大使用量0.05g/kg;在冰淇淋中最大使用量为0.02g/kg。
生产方法
由对氨基苯磺酸经重氮化后与1-(4-磺基苯)-3-羟基-5-吡唑酮偶合制得;也可将双羟基酒石酸钠与苯肼对磺酸缩合,碱化后将生成的色素用食盐盐析,精制而得。
生产方法
双羟基酒石酸钠的制备。在20℃左右时将酒石酸缓缓加入硝酸、硫酸和发烟硫酸的混合物中,搅拌,加完后恒温反应0.5h,然后加水并继续恒温搅拌48h。反应结束后,加入碳酸钠中和(温度不超过20℃),过滤、水洗、烘干得双羟基酒石酸钠。
(2)苯肼对磺酸的制。将碳酸钠溶解于13倍量(质量)的热水中,然后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并搅拌,冷却后徐徐加入浓硫酸,并冷却至5℃以下。在3-5℃下缓慢加入1:2(质量比)的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结束后,物料对刚果红试纸呈强酸性(显蓝色),离心分离,并用洁净水淋洗重氮盐。注意:重氮化合物不能干燥,也不能置于高温处,否则将会爆炸。
将结晶亚硫酸钠溶液1.5倍量(质量)的水中,在0-5℃和强烈搅拌下,慢慢加入重氮盐,当物料显亮橘红色并对酚酞试液呈弱碱性时,再继续搅拌保温反应1h。然后将料液加热至沸,慢慢加入盐酸(约0.5h),料液逐渐变为微黄色,继续搅拌,并慢慢加入锌粉直至料液无色为止,并有白色片状结晶析出。冷却过夜、分离、干燥得苯肼对磺酸。
(3)柠檬黄的生产。将双羟基酒石酸于1.5倍量(质量)的水中,慢慢加入盐酸,并加热至30℃;然后将苯肼对磺酸加入3倍量(质量)的水中,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再将其加入双羟基酒石酸溶液中,在80℃下反应1h。冷却至室温,静置12h,析出黄色沉淀,过滤得粗品。可将粗品溶于60℃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使其显弱碱性,再加入精制盐,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成品。
也可由对氨基苯磺酸经重氮化后与1-对磺苯基-3-羧基-5-吡唑酮偶合制得。
(4)柠檬黄铝色淀的制备。由氯化铝、硫酸铝等铝盐与碳酸钠等碱类制取氢氧化铝,并添加柠檬黄水溶液,沉淀而得产品。
生产方法
由双羟基酒石酸与苯肼对磺酸缩合,或对氨基苯磺酸经重氮化后与1-(4’-磺基苯)-3-羧基-5-吡唑酮偶合,经氯化钠盐析后精制而得。
生产方法
双羟基酒石酸钠的制备
在20℃左右时将酒石酸缓缓加入硝酸、硫酸和发烟硫酸的混合物中,搅拌,加完后恒温反应0.5h,然后加水并继续恒温搅拌48h。反应结束后,加入碳酸钠中和(温度不超过20℃),过滤、水洗、烘干得双羟基酒石酸钠。苯肼对磺酸的制备
将碳酸钠溶解于13倍量(质量)的热水中,然后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并搅拌,冷却后徐徐加入浓硫酸,并冷却至5℃以下;在3~5℃下缓慢加入1:2(质量比)的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结束后,物料对刚果红试纸呈强酸性(显蓝色),离心分离,并用洁净水淋洗重氮盐。注意:重氮化合物不能干燥,也不能置于高温处,否则将会爆炸。
将结晶亚硫酸钠溶于1.5倍量(质量)的水中,在0~5℃和强烈搅拌下,慢慢加入重氮盐,当物料显亮橘红色并对酚酞试液呈弱碱性时,再继续搅拌保温反应1h。然后将料液加热至沸,慢慢加入盐酸(约0.5h),料液逐渐变为微黄色,继续搅拌,并慢慢加入锌粉直至料液无色为止,并有白色片状结晶析出。冷却过夜、分离、干燥得苯肼对磺酸。柠檬黄的生产
将双羟基酒石酸溶解于1.5倍量(质量)的水中,慢慢加入盐酸,并加热至30℃;然后将苯肼对磺酸加入3倍量(质量)的水中,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再将其加入双羟基酒石酸钠溶液中,在80 ℃下反应约1h。冷却至室温,静置12h,析出黄色沉淀,过滤得粗品。可将粗品溶于60℃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使其显弱碱性,再加入精制盐,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成品。也可由对氨基苯磺酸经重氮化后与1-(对磺苯基)-3-羧基-5-吡唑酮偶合制得。
柠檬黄铝色淀的制备
由氯化铝、硫酸铝等的铝盐与碳酸钠等的碱类制取氢氧化铝,并添加柠檬黄水溶液,沉淀而得产品。
毒害物质数据
1934-21-0(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 in mouse: 1275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