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2-氯乙烯膦酸;Α-氯乙烯膦酸;益收生长素;乙烯利;乙烯磷;一试灵;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2-氯乙基膦酸
英文同义词:
(2-chloroehtyl)phosphonicacid;(2-chloroethyl)-phosphonicaci;2-cepa;2-chloraethyl-phosphonsaeure;2-Chloroethylenephosphonic acid;2-Chloroethylphosphonicaicd;ethephon (ansi,canada);ETHEPHON(BULK
相关类别:
HPLC溶剂;农残、兽药及化肥类;农业原料;生化试剂;医药原料;有机原料;标准品;植物生长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其他生化试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原料药;精细化工;化学农药;原料;农用兽用原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原料;Plant Regulator;Miscellaneous;PLANT GROWTH REGULATOR;化工;添加剂;生长调节剂;农用化学品;化工原料
酸度系数(pKa)
1.88±0.10(Predicted)
InChIKey
UDPGUMQDCGORJQ-UHFFFAOYSA-N
CAS 数据库
16672-87-0(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Phosphonic acid, (2-chloroethyl)-(16672-87-0)
EPA化学物质信息
Ethephon (16672-87-0)
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利是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主要是促进种子萌发、促进开花结果、催熟、催落等。在农业行业标准NY/T 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中,乙烯利也被列为可以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见它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乙烯利一般剂型为40%乙烯利水剂,有效成分是乙烯,乙烯一般在PH值小于3以下稳定,PH值大于4时才能释放出乙烯气体,所以乙烯利一般为强酸性,二次稀释对于乙烯利来说很重要,如保持乙烯的活性要求随配随用。乙烯利具有植物激素增进乳液分泌,加速成熟、脱落、衰老以及促进开花的生理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利不仅自身能释放出乙烯,而且还能诱导植株产生乙烯。
乙烯利主要经作物叶片、树皮、果实、种子进入植物体内,再传到起作用的部位,释放出乙稀。能促进果实成熟和着色、促进叶片及果实的脱落、矮化植株、改变雌雄花的比率、诱导作物雄性不育等。乙烯利可以用于多种作物,如水稻、玉米、金秋梨、葡萄、桃、番茄、黄瓜、甜瓜、棉花等,合理使用乙烯利能增产、增效。比如棉花在施用乙烯利,能加快棉铃开裂,减少霜后花,有效改善棉花品质,从而提高棉花产量。
农药残留
乙烯利的安全剂量是每千克体重0.05毫克,也就是说60千克重的成年人,终生每天的安全摄入量是3毫克。葡萄中乙烯利的残留限量为每千克1毫克,也就是说终生每天至少吃3千克葡萄才可能产生副作用。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自限性,用多了得不偿失,因此通常很少会超标使用。比如新闻中的农户就是因为用多了,葡萄都掉了。所以你可以放心了,如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用多了,先遭殃的是植物和农户,而不是你。
毒性
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4229mg/kg,兔急性经皮LD50为573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为90mg/m3空气(4h)。对皮肤、眼睛、黏膜有刺激性,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鲤鱼LC50为290mg/L (72h)。对人畜低毒,对蜜蜂低毒。
化学性质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m.p.74~75℃,易溶于水和酒精,难溶于二氯乙烷和苯。在pH<3酸性条件下稳定,在pH>3及碱性条件下放出乙烯,在植物体内放出乙烯和2-羟基膦酸。工业品为淡黄色黏稠液体或蜡状固体。
用途
有机磷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各类瓜果,如香蕉、柑橘、番茄、西瓜等早熟,可促进橡胶、漆树等吐胶,可促进黄瓜早开雌花、多开雌花,可用于棉花、烟叶的催熟,还有抑制植物生长,使植株变矮,打破种子休眠等多种作用。棉花在早霜前半个月,用40%乙烯利15~22.5g/100m2对水喷雾。用0.2~2g/L乙烯利水溶液处理香蕉,可催熟。
用途
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在植物的根、荚、叶、茎、花和果实等组织中放出乙烯,以调节植物的代谢、生长和发育
用途
属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橡胶、漆树、烟草、棉花、高粱、水果、蔬菜等作物
用途
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植物激素增进乳液分泌,加速成熟、脱落、衰老以及促进开花的生理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利不仅自身能释放出乙烯,而且还能诱导植株产生乙烯。应用于天然橡胶、安息香、生漆生产上,有显著增产作用。乙烯利用于促进棉花早熟、集中吐絮、增收花絮、提高品级,有利于棉花耕作机械化;还可用于香蕉和番茄的催熟、早稻催熟、烟叶落黄、调节菠萝开化、茶叶除花、黄瓜等瓜类花的性别转化、小麦杀雄及苹果和柑桔的着色等。
用途
植物调节剂。乙烯利能在植物的根、荚、花和果实等组织中放出乙烯,以调节植物的代谢、生长和发育。本品可加速水果和蔬菜收获前和成熟,及用作水果收获后的催熟剂。
生产方法
由环氧乙烷与三氯化磷在低温下酯化后,经分子重排、酸解而得。
生产方法
氯乙烯路线
亚磷酸二乙酯加热至90℃,通氮30min。加入少许引发剂,通入氯乙烯,控制加成反应温度,得2-氯乙基亚膦酸二乙酯。然后将加成产物加入浓盐酸水解,于120~130℃,回流24h,制得乙烯利,蒸出部分水分,即得粗品,可配制剂型。
该法原料易得,设备简单,投资少,三废水,操作简便,未反应原料易回收,以三氯化磷计总收率60%。
环氧乙烷路线
由三氯化磷与环氧乙烷直接加成,经分子重排、酸解合成乙烯利。加成温度20~25℃,分子比1:3(环氧乙烷过量),重排反应220~230℃,酸解温度160~170℃。
此法为国内主要生产方法。产物中混有一些杂质,但生产要求不高。
乙烯路线
由乙烯、三氯化磷和空气(或氧气),在低温或高压下直接合成ClCH2CH2P(O)Cl2,水解得乙烯利。
此法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但设备要求较高,操作要求严格。
二氯乙烷路线
由二氯乙烷和三氯化磷在无水AlCl3催化下形成络合物,加水分解成ClCH2CH2P(O)Cl2,进一步加水生成乙烯利。
此法产品纯度较高,但操作复杂,收率尚低。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3400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2850 毫克/公斤
安全说明
26-28-36/37/39-45-61-28A
毒害物质数据
16672-87-0(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ly in mice: 2850 mg/kg (Hennighau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