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二丁胺;二正丁基胺,二丁基胺,二丁胺,N-丁基-1-丁胺;N-丁基-1-丁胺;二正丁胺 二丁基氨;二正丁胺 危险品;二丁胺,AR;二正丁胺, 98+%;二丁胺 ≥99.5%
英文同义词:
(n-C4H9)2NH;1-Butanamine,N-butyl-;ai3-15329;ai3-52649;butanamine,N-butyl;Butylamine, di-N-;Dibutilamina;Dibuthylamine
相关类别:
通用试剂;胺;胺类;有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学;化工原料;有机胺;Amines;C8;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农药中间体;杀虫剂中间体;氮化合物;Building Blocks;C8 to C9;Chemical Synthesis;Nitrogen Compounds;Organic Building Blocks;有机砌块;中间体类;添加剂;Nitrogen Compounds;Pyrazines
密度
0.767 g/mL at 25 °C(lit.)
溶解度
water: soluble3.8g/L at 20°C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0.6-6.8%(V)
稳定性
Stable.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most common metals, strong acids. Vapours may flow over surfaces to a distant source of ignition. Can form explosive mixtures with air.
InChIKey
JQVDAXLFBXTEQA-UHFFFAOYSA-N
CAS 数据库
111-92-2(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1-Butanamine, N-butyl-(111-92-2)
EPA化学物质信息
Dibutylamine (111-92-2)
化学性质
二正丁胺纯品为无色液体,m.p. -60℃(-61.9℃),b.p. 159℃(48℃/1.73kPa),n20D 1.4177,相对密度 0.767(20℃),f.p. 41℃,溶于水、丙酮和苯,极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用途
二正丁胺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在农药上可用来合成丁硫克百威,还可用于染料、橡胶硫化促进剂(BZTP)、防老化剂(NBC)、POP聚合催化剂、抗腐蚀剂、药物以及油品添加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钼、铅、锑、锌)的生产。
用途
用于石油添加剂、橡胶促进剂、矿物浮选剂、腐蚀抑制剂、乳化剂、杀虫剂、阻聚剂及染料等
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和抗腐蚀剂
用途
作用机合成中间体。用于染料、橡胶硫化促进剂、抗腐蚀剂、药物、油品添加剂的生产。该品有毒,小鼠口服LD50550mg/kg。用二丁胺生产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例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促进剂BZ)是由促进剂TP与ZnCI2经置换而得的。而促进剂TP(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是由二丁胺与二硫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这类产品属超促进剂,因焦烧时间太短,一般用于胶乳生产。促进剂TP与NiSO4反应可得防老剂NBC。该品在天然橡胶、丁苯、氯丁等合成橡胶中防护热、臭氧、天候的老化。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钼、铅、锑),例如二丁铅。用作石油添加剂,有抗氧化、抗磨、抗极压的功能。促进剂TP用氧化剂铁氰化钾在低于0℃条件下氧化而生成二硫化四丁基秋兰姆。也是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的超促进剂,亦可作硫化剂。
用途
用于生产医药、农药、染料、矿物浮选剂、乳化剂以及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等。用作腐蚀称职制剂,橡胶促进剂,杀虫剂,阻聚剂等。
生产方法
由正丁醇与氨反应而得。从石灰氮(氰氨化钙)出发,经氢氧化钠、二丁基、氰氨也可得到二丁胺。
生产方法
二正丁胺有两种生产方法。
正丁醇法
由正丁醇与氨作用而得。反应方程式如下:n-C4H9OH+NH3+H2→n-C4H9NH2+(n-C4H9)2NH+(n-C4H9)3N
工艺过程为:将正丁醇、氨气、氢气经流量计控制,按配比通入不锈钢反应塔,塔内填充铜镍酸性白土催化剂,反应温度在200℃左右。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气体冷凝,得到的粗产品含一丁胺2%~4.82%、二丁胺17%~26%、三丁胺31%~61%,通过精馏分离可得一丁胺、二丁胺和三丁胺。
石灰氮(氰氨化钙)法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N[NaOH]→Na2NCN[C4H9Br]→(C4H9)2NCN[H2O]→[H2SO4](C4H9)2NH
工艺过程为:将石灰氮悬浮在冰水中,慢慢加入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保持在25℃以下,剧烈搅拌1h,得到氰氨化钠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溴丁烷乙醇溶液,搅拌回流2.5h,然后进行蒸馏,将剩余物冷却吸滤,滤饼用乙醇洗涤,将滤液和洗液合并,用苯萃取,将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钙干燥,经蒸除苯后将剩余物减压蒸馏,收集147~151℃/4.66kPa馏分,得二丁基氰胺。依次将水和浓硫酸、二丁基氰胺加入反应器,缓慢回流6h,冷却,沿器壁倒入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流至反应器底部而不与反应物料混合),使游离胺分离;然后加热,将胺和水一起蒸出。向馏出物中加入粒状氢氧化钾,并用冰冷却,分出胺层,干燥,蒸馏,收集157~160℃馏分得成品。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189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290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10 毫克/ 24小时 重度; 眼- 兔子 250 微克 重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 燃烧排放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包装完整、轻装轻卸; 库房通风、远离明火、高温、与氧化剂、酸分开存放
危险类别码
10-20/21/22-35-23-21/22
安全说明
45-36/37/39-28A-26-23
毒害物质数据
111-92-2(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ly in rats: 550 mg/kg (Sm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