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乙基乙酸;丁酸;丙基甲酸;乙基醋酸;丁酸(正丁酸、酪酸、杀灭菊酸、丙基甲酸、乙基乙酸、乙基醋酸);丁酸(正丁酸);正丁酸(丁酸);正丁酸-GCS
英文同义词:
3-Methylpropionic acid;normal Butyric acid;n-Butyric Acid, FCC;n-Butyric acid, 99+% 100ML;n-Butyric acid, 99+% 1LT;Tetranoic acid (Butyric);Butyric acid >=99.0%;n-Butyric acid, synthesis grade
相关类别:
脂肪酸;植物提取物;生物活性小分子;香精香料;氟化学;分析标准品;羰基化合物;饲料添加剂;饲料贮存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食品香料;气相色谱标准品(色标);食品和饮料标准品;羧酸;生化试剂;有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化工原料;中间体类;烃类;化工产品;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Alkylcarboxylic Acids;Monofunctional alpha,omega-Bifunctional Alkanes;Monofunctional Alkanes;A-BFlavors and Fragrances;Alphabetical Listings;Certified Natural Products;Flavors and Fragrances;C1 to C5Fatty Acids;Carbonyl Compounds;Carboxylic Acids;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derivatives;Redi-Pack Bulk;BI - BZFA/FAME/Lipids/Steroids;Organic AcidsFatty Acids;Alphabetic;B;FoodBeverage Standards;Free Fatty Acids;NeatsChromatography;标准品;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化工材料;合成香料;有机;酸类;酸;化工原料-催化剂;Straight chain fatty acids;Antioxidants and Preservatives;Organic materials
密度
0.964 g/mL at 25 °C (lit.)
PH值
2.5 (100g/l, H2O, 20℃)
嗅觉阈值(Odor Threshold)
0.00019ppm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2-12.3%(V)
稳定性
Stability Flamm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aluminium and most other common metals, alkalies, reducing agents.
InChIKey
FERIUCNNQQJTOY-UHFFFAOYSA-N
CAS 数据库
107-92-6(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Butanoic acid(107-92-6)
EPA化学物质信息
Butyric acid (107-92-6)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丁酸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丁酸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化学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刺激性及难闻的气味。 能与水、乙醇和乙醚混溶。
用途
用以测定脂肪溶解作用的临界温度及表面张力,以电解法测定铜时, 用以消除铁的影响,也用作萃取剂、脱钙剂
用途
用于制备香料、医药及其他有机化学品,也用于皮革的脱灰
用途
丁酸是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常用于黄油、干酪和水果香精的增香。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一般在糖果中用量82mg/kg;口香糖中60~270mg/kg;烘烤食品中32mg/kg;人造奶油中18rag/kg;冷饮中6.5mg/kg。
用途
丁酸的主要用途是制造丁酸纤维素,用于制造热成型标志牌,眼镜,汽车驾驶盘,黑色电话机部件等,在防老化、耐水性、收缩性等方面均比乙酸纤维素强,丁酸也广泛用于制造清漆和模塑粉。丁酸用于制造乙酸纤维素,能与多种树脂溶混,多用于配漆、抽丝与棉混纺。丁酸用于合成各类丁酸酯,纤维素阻燃剂和其他有机合成,主要衍生物是丁酸甲酸、丁酸乙酯、α-溴代丁酸、丁酰胺、丁酰苯胺、丁酰氯、丁酸三甘油脂、丁酰氨基苯乙醚、丁酰氨基茴香胺等等。用于香料、食品添加剂、医药、阻燃剂、防霉剂等。丁酸酯类具有愉快的水果香味,如丁酸甲酯有苹果香味,丁酸乙酯有菠萝香味,丁酸异戊酯有雪梨香味,丁酸异丙酯也具有菠萝香味。日用香精中的丁酸芳樟酯和丁酸牻牛儿酯也都是丁酸的衍生物。丁酸虽然是恶臭物质,使用受到限制,但也是调香原料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不仅可作黄油、干酪香料主调料的原料,而且能使许多水果香精增味、增稠等。用作香味剂时,使用极微量的丁酸就能发出很强、很浓的气味。
用途
作为饲料防腐剂、电解质平衡剂。也是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常用于黄油、干酪和水果香精的增香。
用途
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用于合成丁酸纤维素和丁酸酯其酯类在香料、仪器添加剂、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用途
用以测定脂肪溶解作用的临界温度。表面张力的测定。电解法测定铜时,用以消除铁的影响。
生产方法
丁酸天然存在与香茅、肉豆蔻、奶油等中,工业生产的方法有发酵法和丁醇(或丁醛)氧化。
(1)发酵法。以淀粉或糖为原料,用丁酸菌发酵得丁酸。
(2)丁醛氧化法。以醋酸锰或醋酸钴为催化剂,用空气或氧气氧化丁醛,反应结束后,经分馏得丁酸。
(3)浓硝酸氧化法(实验室制备)。以正戊醇为原料,用浓硝酸将其氧化成正丁酸。将正戊醇缓慢滴加于沸腾的硝酸中,滴加完后保持微沸15-30min。冷却后用四氯化碳萃取(50mL×3),萃取液用10%的NaOH水溶液萃取(20mL×3)。水层合并,加入5g锌粉回流20min,冷却后滤除未反应的锌粉,加入13mL浓盐酸酸化反应液,再用四氯化碳萃取(30mL×3)。萃取液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出四氯化碳,收集174-184℃(85.33kPa)馏分11g,收率50.4%。
生产方法
1.正丁醛氧化法 正丁醛在丁酸锰催化剂存在下,与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即得正丁酸。正丁醛可由正丁醇氧化脱氢或丙烯羰基化反应而得。2.丙烯羰基合成法 以Ni(CO)4为催化剂,由丙烯经羰基化合成。3.正戊醇硝酸氧化法 由正戊醇在沸腾的浓硝酸中先发生消除反应,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烯烃,烯烃再进一步被硝酸氧化而失去一个碳原子,生成正丁酸。4.发酵法 以淀粉和糖蜜为原料,采用丁酸菌发酵法可制取丁酸和乳酸。
生产方法
丁酸天然存在于香茅、肉豆蔻、奶油等,工业生产的方法有发酵法和丁醇(或丁醛)氧化。
发酵法
以淀粉或糖为原料,用丁酸菌发酵得丁酸。
丁醛氧化法
以醋酸锰或醋酸钴为催化剂,用空气或氧气氧化丁醛,反应结束后,经分馏得丁酸。
CH3CH2CH2CHO+O2 [MnAc2] →CH3CH2CH2COOH
浓硝酸氧化法(实验室制备)
以正戊醇为原料,用浓硝酸将其氧化成正丁酸。将正戊醇缓慢滴加于沸腾的硝酸中,滴加完后保持微沸15~30min。冷却后用四氯化碳萃取(50mL×3),萃取液用10%的NaOH水溶液萃取(20mLX 3)。水层合并,加入5g锌粉回流20min,冷却后滤除未反应的锌粉,加入13mL浓盐酸酸化反应液,再用四氯化碳萃取(30mLX 3)。萃取液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出四氯化碳,收集174~184℃(85.33kPa)馏分11g,收率50.4%。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200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L0: 500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10 毫克/ 24小时 重度; 眼- 兔子 0.25 毫克 重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爆; 与氧化剂反应强烈; 与三氧化铬100°C以上反应白炽化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 燃烧排放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包装完整、轻装轻卸; 库房通风、远离明火、高温、与氧化剂、碱分开存放
毒害物质数据
107-92-6(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ly in rats: 8.79 g/kg (Sm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