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果胶(半乳糖醛酸(干基计)≥74.0 %);果胶 来源于苹果;聚-D-半乳糖醛酸甲酯;PECTIN 来源于橘皮;果胶(高酯快凝)食品级;PECTIN 果胶 (来源柑橘);黏胶质;植物性黏液质
英文同义词:
APPLE PECTIN;APPLE PECTIN FOOD GRADE - SPECIAL;APPLE PECTIN, FOOD GRADE;APPLE PECTIN, USP;PECTIN, CITRUS USP SLOW SET;Polyhalactyronic acid;POLY-D-GALACTURONIC ACID METHYL ESTER;POLYGALACTURONIC ACID METHYL ESTER
相关类别:
药用辅料;生化试剂;多糖;分析试剂;其它有机试剂;增稠剂;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和胶凝剂;碳水化合物类;防腐剂;干酪素;中药对照品;原料药;化工产品-有机化工;生化试剂-碳水化合物类;化工原料;其他原料;原料;生化试剂-碳水化合物;医药原料药;食品添加;Biochemistry;Polysaccharides;Sugars;Dextrins、Sugar Carbohydrates;FoodBeverage;Kits for Food Analysis;Special Applications;Nutraceuticals;thickener;添加剂;化工原料
溶解度
H2O: soluble0.02g/10 mL, clear to hazy, colorless to very faintly yellow
水溶解性
It is soluble in water.
EPA化学物质信息
Pectin (9000-69-5)
性质
果胶是植物中的一种酸性多糖物质,它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稍带酸味,具有水溶性。
用途
果酱、果子冻、果冻:起胶凝作用,成品细腻,富有弹性和韧性,增加香味,使口感幼滑爽口,用量参考:0.3%-0.6%。 棒冰、冰淇淋:起乳化稳定作用,成品口感细腻,爽滑。用量参考:0.1%-0.2%。 酸奶,乳酸菌,果汁:起稳定,增稠作用,可延长制品的保存期,具有天然水果风味,用量参考:0.1%-0.3%。 熔烤食品:提高面团的特气性,增强口感。延长保质期,用量参考:面粉量的0.3%-0.8%。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果胶 胶基糖果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果胶 食品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使用方法
将果胶和3-4倍的细白糖拌匀,加入80摄氏度的纯净水搅拌溶解,溶解浓度2.5%-4%溶解好后按比例加入各种制品中。 果胶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是高档的天然食品添加济和保健品。果胶在食品上作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乳化剂,增香增效剂,在医药保健品上可显著降低血糖,血脂,减少胆固醇,疏通血管。果胶对糖尿病、高血压、便秘,解除铅中毒都存有明显作用,并可用于化妆品,对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辐射,冶疗创口,美容养颜都存一定的作用。果胶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稍带酸味,溶于水。
化学性质
白色或带黄色或浅灰色,或浅棕色粗至细粉。几无臭,口感粘滑。溶于20倍,形成乳白色粘稠状胶态溶液,呈弱酸性。耐热性强。几乎不溶于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用乙醇、甘油、砂糖糖浆湿润,或与3倍以上的砂糖混合可提高溶解性。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通常按酯化度分类。甲氧基含量≥7% (酯化度42.9%)者称为高酯果胶。甲氧基含量≤7%者称为低酯果胶。高酯果胶水溶液在可溶性糖(如蔗糖)含量≥60%,pH值在2.6~3.4范围能形成非可逆性凝胶,胶凝能力随甲氧基含量而增大。其羧基的主要部分为甲酯形式,使用性能随酯化度和聚合度而异。
低酯果胶中,一部分甲酯转变成伯酰胺。不受糖、酸含量的影响,但须与Ca2+、Mg2+等二价金属离子交联才能形成凝胶(因热、搅拌而可逆)。
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芜菁、胡萝卜)等植物体的细胞壁内,柑橘类果皮中含量较高。
用途
增稠剂;胶凝剂;稳定剂;乳化剂。
用于果酱、果冻的制造,蛋黄酱、精油的稳定剂,防止糕点硬化,改进干酪质量,制造果汁粉等。
高酯果胶主要用于酸性的果酱、果冻、凝胶软糖、糖果馅芯以及乳酸菌饮料等。
低酯果胶主要用于一般的或低酸味的果酱、果冻、凝胶软糖,以及冷冻甜点,色拉调味酱。冰淇淋、酸奶等。
用途
作增稠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还可作乳化稳定剂。
用途
果胶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主要用作胶凝剂、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世界上大部分果胶作为胶凝剂用于生产果酱、果冻以及糖果。高甲氧基果胶常用于高糖分、低pH值的产品中作为胶凝剂。低甲氧基果胶可作牛奶和水果点心的理想胶凝剂。另外,果胶在医学、纺织造纸、微生物学等邻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果胶是由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添加剂,因此安全性比较高。ADI:0-25mg/kg。
用途
生化研究。适量的果胶能使冰淇淋、果酱和果汁凝胶化.
生产方法
以柚子、柑桔类等果实的果皮为原料,加盐酸萃取,压榨过滤,真空浓缩,用乙醇沉啶,再经洗涤、脱水、干燥、粉碎制得。果胶了可采用柑桔类果皮为原料通过发酵的方法生产。
生产方法
一般从柑橘皮、苹果皮、葡萄皮、蚕砂和甜菜渣等植物细胞中提取。果胶的提取有酸解法、酶解法和离子交换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是酸解法。酸解法有两种工艺,这里以柑橘皮为原料予以说明。
酸解铝盐沉淀法
橘皮水解液经澄清后用1%的氨水调pH值至3.8,再加硫酸铝钾使果胶沉析出来。分离后用乙醇洗涤3~4次以除去铝盐。最后调pH值至2.8,并甩干、干燥、粉碎得成品。
酸解乙醇沉淀法
先将柑橘皮破碎至2~3mm,用水浸泡40min并煮沸片刻,以杀灭果胶酶。沥干水后的橘皮用10倍0.06mol/L的盐酸,在80℃下浸泡水解1.5h,水解液过滤、澄清后浓缩3%的浓度。在80℃下加活性炭脱色10min,滤液中加入95%的乙醇,使乙醇浓度达到50%。此时,果胶沉析出来,经压滤、乙醇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得成品。
如在室温下橘皮先用95%的乙醇浸泡24h提取色素,则水解液可不用活性炭脱色。另外,也可用柠檬酸或草酸代替盐酸。
生产方法
以柑橘类内果皮,苹果皮、渣,向日葵托盘、杆等为原料,粗碎后,用稀酸(如柠檬酸)加热萃取,提取液经压滤除去渣粕,澄清液经浓缩、沉淀、干燥、粉碎后,添加砂糖及缓冲盐类而得,醇类沉淀剂限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
高酯果胶在碱性条件下经氨处理,部分甲酯转变为伯酰胺,可制成低酯果胶称酰胺化果胶(Amidated pectin)。
其衍生产品有果胶酸铵(Ammonium pectate)、果胶酸钾(Potassium pectate)、果胶酸钠(Sodiumpectate)。
毒害物质数据
9000-69-5(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scu-mus: 6400 mg/kg NYKZAU 56(1),58S,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