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偶氮二甲酰胺(0402禁空运);二氮烯二甲酰胺;发泡剂ADC;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C;偶氮双甲酰胺;偶氮雙胺甲醯;偶氮雙甲醯胺
英文同义词:
1,1’-azobiscarbamide;1,1’-azobis-formamid;1,1’-azodiformamide;1,1-Azodiformamide;abfa;az;DICARBAMOYLDIMIDE;AZODICARBOXAMIDE
相关类别:
聚合物发泡剂;面粉处理剂;食品添加剂;发泡剂;橡塑助剂;氮化合物;小麦粉处理剂;小麦粉、淀粉改质剂;有机原料;化工;化学试剂;漂白剂;有机化工原料类;中间体;化工产品-有机化工;营养强化剂;营养强化剂;有机化工原料;Industrial/Fine Chemicals;pharmacetical;Azo/Diazo Compounds;Nitrogen Compounds;Organic Building Blocks;A-B;Alphabetical Listings;Flavors and Fragrances;Azo/Diazo Compounds;Building Blocks;Chemical Synthesis;Nitrogen Compounds;Organic Building Blocks;pharm intermediate;Pyridines;生化试剂-表面活性剂;化工原料;生化试剂-氨基酸类;胺类;有机中间体
熔点
220-225 °C (dec.)(lit.)
沸点
217.08°C (rough estimate)
溶解度
water: soluble0.033g/L at 20°C
酸度系数(pKa)
14.45±0.50(Predicted)
颜色
Orange-red powder or crystals
颜色
Yellow to orange-red crystalline powder
水溶解性
SOLUBLE IN HOT WATER
稳定性
Highly flamm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acids, strong bases, heavy metal salts.
InChIKey
XOZUGNYVDXMRKW-AATRIKPKSA-N
CAS 数据库
123-77-3(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Diazenedicarboxamide(123-77-3)
EPA化学物质信息
Azodicarbonamide (123-77-3)
鉴别试验
取试样35rag,溶于1000ml水中,该溶液的紫外线最大吸收作用在波长245nm处。
含量分析
准确称取在50℃下真空干燥2h后的试样约225mg,放入一250ml具玻塞碘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约23ml,洗下可能附于壁上的试样,加塞,在塞子周围盛上2ml该溶剂。偶尔转动一下,至试样完全溶解。去掉瓶塞,使剩余的溶剂连同可能溶解的试样流入烧瓶。用15ml水将5.0g碘化钾洗人烧瓶,随后立即吸取0.5mol/L盐酸10ml移入烧瓶,迅速塞盖。摇动瓶子至碘化钾完全溶解,然后在避光条件下静置20~25min,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所析出的碘的黄色消失,在15min内如重新出现黄色,则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无色。另取25ml二甲基亚砜、5.0g碘化钾、15ml水和5mL0.5mol/L盐酸进行空白试验。每毫升0.1mol/L硫代硫酸钠相当于偶氮甲酰胺(C2H4N402)5.804mg。
毒性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806,2000)。
ADI 0~45(FAO/WHO,2001)。
使用限量
GB 2760-1996:小麦粉0.045g/kg。
FAO/WHO,1965:45mg/kg小麦粉。
日本,1999:谷物粉、面包面团,45mg/kg。
化学性质
黄色粉末。无臭。 溶于碱和二甲基亚砜、不溶于醇、汽油、苯、吡啶和水。
用途
小麦粉处理剂;焙烤食品快速发酵剂。在低用量下可完成对小麦粉的安全快速氧化,以改善面团的物理性能和高筋面团所需的组织结构。
用途
作面粉处理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小麦粉,最大使用量0.045g/kg。
用途
通用型发气量大的发泡剂。广泛用于聚氯乙烯、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ABS、尼龙-6和氯丁橡胶等多种合成材料,至今还没有能与竞争的产品出现。在这些应用领域中,聚乙烯用量占25-30%,聚氯乙烯用量占15-20%。
用途
广泛用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ABS树脂和橡胶的发泡
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发泡剂AC,由水合肼、尿素与硫酸缩合成中间体联二脲,再经氧化而得成品。1.缩合将尿素溶于2%水合肼溶液,加到反应锅。在搅拌下加硫酸使料液pH值达到1-2,加热,使pH值转为2-5,再缓缓加入硫酸,保持pH值2-5反应数小时后,取样测定终点(用0.1N碘溶液滴定含肼量)。缩合成的联二脲,滤出硫酸铵母液后,用热水洗涤,供氧化工序用。2.氧化将联二脲放入反应锅用水溶解,加入溴化钠,通入氯气,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制得的偶氮二甲酰胺先用温水洗至中性,经离心机甩干干燥后,得成品。氧化工序对发泡剂AC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本影响最大。早期采用硝酸法和铬酸法,由于成本和污染的原因,已趋于淘汰。氯气-溴为氧化剂取代铬盐氧化联二脲生产发泡剂AC的方法,使产品成本降低很多。其他的方法还有:有空气和二氧化氮处理联二脲,收率为84.3%;用电解法生产发泡剂AC;采用过氧化氢氧化联二脲的方法。原料消耗定额:水合肼(40%)1160kg/t、尿素(含氮量≥46%)1330kg/t、液氯800kg/t、烧碱(30%)2000kg/t、硫酸(98%)1140kg/t。
生产方法
将尿素溶于2%的水合肼溶液,搅拌,并加入硫酸,使Ph值达到1~2,然后加热使Ph值为2~5,再缓缓加入硫酸,保持Ph值2~5,反应数小时后取样测定终点;反应结束后,过滤去除硫酸铵母液,并用热水洗涤得联二脲。
将联二脲溶于水,加入溴化钠,通入氯气,在30~50℃反应;反应混合物用温水洗至中性,再离心甩干、干燥得成品。每吨产品消耗水合肼(40%)1160kg,尿素1330kg,液氯800kg,烧碱(30%)2000kg,硫酸(98%)1140kg。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6400 毫克/公斤
安全说明
22-24-37-S37-S24-S22
毒害物质数据
123-77-3(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 in rat: > 64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