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方法
1.将2-溴-4-吡啶甲醇溶于CH2Cl2中,加入C4H9)4NBr,苯磺酰氯,搅拌,滴加NaOH配成的溶液,搅拌.温度控制在 25 ℃左右 , 剧烈搅拌 1 ~ 2 h ,分液 ,浓缩 ,将残留物倒入乙醚中搅拌,析出浅褐色固体苯磺酸-(2-溴-4-吡啶甲)酯。
2.将苯磺酸-(2-溴-4-吡啶甲)酯,K2CO3 加入三口瓶中,加入丁酮,缓慢加入哌啶,升温回流 2 ~ 3 h , 趁热抽滤,丁酮洗涤滤饼,合并丁酮 , 用水洗涤丁酮 2 次 , 浓缩 , 得棕色油状物4-(2-氧四氢吡喃基)- cis -2-丁烯-1-醇。
3.取4-(2-氧四氢吡喃基)- cis -2-丁烯-1-醇, 2-溴-4-(哌啶甲基)吡啶(Ⅵ ),NaOH ,K2CO3、(C4H9)4NBr,置于三口瓶中,加热至 105 ℃搅拌 36 h , 将反应液倒入 2 倍体积的水中 ,分液 ,水层用甲苯萃取 2~ 3 次, 水洗 1 次,得2-[ 4-(2-氧四氢吡喃基)- cis-2-丁烯-1-氧]-4-(1-哌啶基)吡啶。
4.在浓HC1中加入2-[ 4-(2-氧四氢吡喃基)- cis-2-丁烯-1-氧]-4-(1-哌啶基)吡啶,甲苯,在室温下搅拌12 h ,静置,分液 ,合并水层 ,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分别洗涤看,调至 pH =10 ~ 11, 用氯仿萃取 3 次 ,氯仿层抽滤, 抽滤时垫上 1.5 cm 厚的硅胶, 滤液蒸干,得4-[ 4-(1-哌啶甲基)吡啶-2-氧]- cis -2-丁烯-1-醇。
5.将4-[ 4-(1-哌啶甲基)吡啶-2-氧]- cis -2-丁烯-1-醇加入三口瓶中 ,溶解于CH2Cl2中,冰水冷却.加入K2CO3, 滴加氯化亚砜 , 滴毕 , 升至室温继续搅拌 4 ~ 5 h , 抽滤 , 往滤液中加入饱和 NaHCO3水溶液, 调至弱碱性,分出有机相 ,有机相用水洗涤 1 次, 分液, 抽滤, 滤液干燥, 减压蒸馏, 得产物4-[ 4-(1-哌啶甲基)吡啶-2-氧]- cis -2-丁烯-1-氯。
6.将4-[ 4-(1-哌啶甲基)吡啶-2-氧]- cis -2-丁烯-1-氯,甲苯,邻苯二甲酰亚胺钾,(C4H9)4NBr, 加热至 80 ℃下搅拌6h,冷却, 用1mol/LNaOH水溶液洗涤 ,用水洗1 次 ,过滤 ,浓缩,得黄色油状物N-[ 4-[ 4-(1-哌啶甲基)吡啶-2-氧]- cis-2-丁烯] 邻苯二甲酰亚胺。
7.将马来酸盐溶于15%的K2CO3中 ,加入650 mL 甲苯,50 mL 乙醇 ,搅拌溶解,分液.有机相加入水合肼,加热回流 ,固体先溶解, 后又有固体析出, 回流 2~ 3 h, 浓缩, 得浅黄色固体4-[ 4-(1-哌啶甲基)吡啶-2-氧]- cis -丁烯基-1-胺。
8.在三口瓶中加入4-[ 4-(1-哌啶甲基)吡啶-2-氧]- cis-丁烯基-1-胺, 乙酸乙酯, 分批加入呋喃甲基亚磺酰基乙酸(对硝基)苯酚酯, 搅拌 4 ~ 5 h , 加入 15 %乙酸,搅拌 0.5 h ,分液 ,有机相中再加入 15%乙酸萃取,分液, 合并水相, 水层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 ,分出水相 ,用碳酸钾调节 pH=9~ 10,用乙酸乙酯萃取 2~ 3 次,合并乙酸乙酯层 ,用 1 mol/L NaOH 洗涤至几近无色,饱和NaC1 洗涤 1次 ,干燥,抽滤, 蒸干 ,加入石油醚、乙醇少许, 搅拌 ,析出类白色固体拉呋替丁。
临床应用
1.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试验中,本品比莫替丁片药效好,副作用弱。
2.治疗急性胃炎;临床报道, 在治疗急性胃炎时, 服用本品10mg/次, 2次/d, 连续用药6d, 结果治愈率为96.8%。胃炎急性期胃黏膜充血、水肿、胃酸分泌过多等造成一系列临床刺激症状, 应用本品将H2受体阻断,减少胃酸分泌,控制和改善黏膜充血、水肿, 使疼痛、恶心及呕吐症状消失。
3.在胃泌素瘤中的应用;胃泌素瘤好发于十二指肠和胰腺, 亦可见于脾门、胃或肝脏, 高胃泌素血症是诊断胃泌素瘤有价值的依据之一,本品是被证明治疗胃泌素瘤有效的H2受体阻断剂 , 可缓解症状、减少酸分泌和治疗溃疡。
有关拉呋替丁的概述、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是由Chemicalbook的鲍泉编辑整理。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