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九生物|化工原料平台|009

主页 > 有机原料 > 醇、酚、酚醇类化合物及衍生物 >

正丁醇

中文名称:
正丁醇
中文同义词:
正丁醇,>99.5%(GC);正丁醇,CP,98%;正丁醇,AR,99%;1-丁醇,色谱用,99+%;1-丁醇/正丁醇;1-丁醇, 无水, 99.9%, 氩气下可重封的CHEMSEAL瓶包装;1-丁醇, 超纯, 光谱级, 99.0+%;1-丁醇,HPLC级
英文名称:
1-Butanol
英文同义词:
alcoolbutylique(french);butanol(french);Butanol-1;Butanolen;Butanolo;butanols;butylalcohol(non-specificname);Butylowy alkohol
CAS号:
71-36-3
分子式:
C4H10O
分子量:
74.12
EINECS号:
200-751-6
相关类别:
苯氧羧酸类和芳氧基苯氧基羧酸类除草剂;除草剂中间体;无水溶剂;白酒类;生化试剂;超干溶剂;化工产品-有机溶剂;其他生化试剂;对照品;有机化工原料;微生物;农药中间体;食品添加剂;食品香料;食用香料(增香剂);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醇类;有机溶剂;其它含氧化合物;溶剂;格氏试剂;香精香料;HPLC溶剂;醇;分子生物学试剂;光谱;气相色谱标准品(色标);CE试剂;色谱溶剂;化工;主要产品;其他原料;主打产品;1-Alkanols;Analytical Chemistry;Monofunctional alpha,omega-Bifunctional Alkanes;Monofunctional Alkanes;Solvents for HPLC Spectrophotometry;Solvents for Spectrophotometry;HPLC Solvents;Chemistry;Scharlau HPLC;ACS and Reagent Grade Solvents;ACS Grade;ACS Grade Solvents;Amber Glass Bottles;Carbon Steel Flex-Spout Cans;Semi-Bulk Solvents;Solvent Bottles;Solvent by Application;Solvent Packaging Options;Solvents;Analytical Reagents;Analytical/Chromatography;CHROMASOLV Plus;Chromatography Reagents ;HPLC ;HPLC Plus Grade Solvents (CHROMASOLV);HPLC/UHPLC Solvents (CHROMASOLV);UHPLC Solvents (CHROMASOLV);NMR;Spectrophotometric Solvents;Spectroscopy Solvents (IR;UV/Vis);Chamaemelum nobile (Chamomile tea);Citrus aurantium (Seville orange);Ephedra sinica;Nutrition Research;Phytochemicals by Plant (Food/Spice/Herb);Reagent;NULL;中间体类;医药原料药;标准品;有机化工原料;合成香料;化工中间体;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ReagentPlus;ReagentPlus Solvent Grade Products;Vaccinium myrtillus (Bilberry);Alcohols;Aliphatic;Analytical Standards;Chemical Class;Plastic Bottles;Anhydrous Solvents;Sure/Seal Bottles
Mol文件:
71-36-3.mol
熔点 
-90 °C (lit.)
沸点 
116-118 °C (lit.)
密度 
0.81 g/mL at 25 °C (lit.)
蒸气密度
2.55 (vs air)
蒸气压
6.7 hPa (20 °C)
折射率 
n20/D 1.399(lit.)
FEMA 
2178 | BUTYL ALCOHOL
闪点 
95 °F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溶解度 
water: soluble
酸度系数(pKa)
15.24±0.10(Predicted)
形态
Liquid
颜色
APHA: ≤10
气味 (Odor)
Alcohol-like; pungent; strong; characteristic; mildly alcoholic, non residual.
PH值
7 (70g/l, H2O, 20℃)
相对极性
0.586
嗅觉阈值(Odor Threshold)
0.038ppm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1.4-11.3%(V)
水溶解性 
80 g/L (20 ºC)
最大波长(λmax)
λ: 215 nm Amax: 1.00 λ: 220 nm Amax: 0.50 λ: 240 nm Amax: 0.10 λ: 260 nm Amax: 0.04 λ: 280-400 nm Amax: 0.01
敏感性 
Moisture Sensitive
Merck 
14,1540
JECFA Number
85
BRN 
969148
Henrys Law Constant
49.2 at 50 °C, 92.0 at 60 °C, 152 at 70 °C, 243 at 80 °C (headspace-GC, Hovorka et al., 2002)
暴露限值
TLV-TWA 300 mg/m3 (100 ppm) (NIOSH), 150 mg/m3 (50 ppm) (ACGIH); IDLH 8000 ppm (NIOSH).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acids,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aluminium, acid chlorides, acid anhydrides, copper, copper alloys. Flammable.
CAS 数据库
71-36-3(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1-Butanol(71-36-3)
EPA化学物质信息
1-Butanol (71-36-3)
特性和发现历程
正丁醇(英文1-Butanol)也叫1-丁醇或丁醇,是醇类的一种,每个分子拥有四个碳原子,其分子式为CH3CH2CH2CH2OH。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 是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 一种无色、有酒气味的液体,沸点117.7℃,密度(20℃)0.8109g/cm3,凝固点-89.0℃,闪点36~38℃,自燃点689F。折射率(n20D)1.3993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7%(重量),水在正丁醇中溶解度为20.1%(重量),与乙醇、乙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相混溶。是多种涂料的溶剂和 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原料,也用于制造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乙二醇丁醚以及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和生物化学药的萃取剂,还用于 制造表面活性剂。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7%~10.2%(体积分数)。 正丁醇最早由法国人C.-A.孚兹在1852年从发酵制酒精过程中所得的杂醇油中发现。1913年,英国斯特兰奇-格拉哈姆公司以玉米为原料经发酵 过程生产丙酮,正丁醇则是主要副产物。以后,由于正丁醇需求量增加,发酵法生产工厂则以生产正丁醇为主,丙酮、乙醇作为副产物。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鲁尔化学公司用丙烯羰基合成法生产正丁醇。50年代石油化工兴起,合成法制正丁醇发展迅速,尤以丙烯羰基合成法最 快。
配置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
在150 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21 ml水和100 ml正丁醇,振摇3 min后,静置分层,除去下层,上层则为水饱和正丁醇溶液。(水的密度: 1 g/ml 正丁醇的密度:0.808~0.811 g/ml).
含量分析
按一般气相色谱法(GT-10)测定正丁醇及挥发性杂质含量,所用条件如下: 柱钢柱,长1.8m,内径6.4mm,填料为10%聚乙二醇400M(PEG 400M),载体为60/80目硅藻土载体。 载气氦,流速45ml/min。检测器火焰电离型。 温度进样150℃,柱温90 0℃检测器150℃。
参考质量标准
质量指标 (GB/T 6027---1998) 项目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试验方法 外观 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 目视 色度(铂 - 钴)号 ≤ 5 10 15 GB3143 密度( 20 ℃) g/cm 3 0.809-0.811 0.809-0.811 0.808-0.812 GB4472 正丁醇含量 % ≥ 99.50 99 98 GB/T6027 酸度(以乙酸计)% ≤ 0.003 0.005 0.01 GB/T6027 硫酸显色试验(铂 - 钴)号 ≤ 20 40 ----- GB/T6027 水分 % ≤ 0.10 0.10 0.2 GB6283 蒸发残渣 % ≤ 0.003 0.005 0.01 GB6324.2
毒性
ADI值未规定(FAO/WHO,1994)。 GRAS(FEMA)。 LD50790 mg/kg(大鼠,经口)。
使用限量
FEMA(mg/kg):作香料用:软饮料12;冷饮7.0;糖果34;焙烤食品32;酒类1.0;稀奶油4.0。 按FDA§173.1,不得残存(作为溶剂使用时);另按§172.515规定,作香料的用垣以适度为限(2000)。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正丁醇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1-丁醇 食品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出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化学性质 
无色液体,有酒味。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7.7%(重量),水在正丁醇中的溶解度20.1%(重量)。与乙醇、乙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用途 
用作色谱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等
用途 
丁醇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蕉、奶油、威士忌和干酪等型食用香精。在糖果中使用量为34mg/kg;烘烤食品中32mg/kg;软饮料中12mg/kg;冷饮中7.0mg/kg;稀奶油中4.0mg/kg;酒类1.0mg/kg。
用途 
丁醇是除草剂2,4-滴丁酯、丁草胺、吡氟禾草灵(稳杀得)和精吡氟禾草灵的中间体。
用途 
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蕉、奶油、威士忌和干酪等型香精。亦用作萃取用溶剂、色素稀释剂。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及磷酸的正丁酯类增塑剂,它们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也是有机合成中制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的原料。还是油脂、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和香料的萃取剂,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等。又可用作有机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剂,脱蜡剂。
用途 
用于生产乙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磷酸类增塑剂,还用于生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环氧清漆等
生产方法 
正丁醇的工业制法主要有三种:发酵法、丙烯羰基合成法和乙醛醇醛缩合法。1.发酵法将粮食、谷类、山芋干或糖蜜等原料经粉碎、加水制成发酵液,以高压蒸汽处理灭菌后冷却,接入纯丙酮-丁醇菌种,于36-37℃下发酵。发酵时生成气体含二氧化碳和氢气。发酵液中含乙醇、丁醇、丙酮、通常比例为6:3:1。精馏后可分别得到丁醇、丙酮和乙醇等,亦可不经分离作总溶剂直接使用。2.羰基合成法 即雷佩法(Reppe Process),焦炭造气得一氧化碳和氢气,与丙烯在高压及有钴系或铑系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羰基合成得正、异丁醛,加氢后分馏得正丁醇。3.醇醛缩合法 由两个分子乙醛,经缩合并脱水得到巴豆醛,巴豆醛在镍铬催化存在下于180℃和0.29MPa氢化生产正丁醇。副产的正丁醇可用于生产异辛醇。醇醛缩合法生产1t丁醇消耗98.5%,乙醛1300kg,氢气674kg。
生产方法 
由丙酮-丁醇发酵法制取。 由丁醛按Oxo反应氢化而得。 由乙醛缩合为巴豆醛,然后再氢化而成。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发酵法 丁醇过去都用薯类、粮食或糖类为原料,经水解发酵而得。由发酵液所得产品含正丁醇约为54.8%~58.5%,丙酮30.9%~33.7%,乙醇7.8%~14.2%。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发酵法逐步淘汰。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0O5)n[n(H2O)]→[菌株]n-C6H12O6[发酵]→CH3COCH3+C4H9OH+C2H5OH 得到的发酵液再进行分馏,分别可得到丙酮、乙醇和正丁醇。 乙醛法 以乙醛为原料加入稀碱溶液,温度在20℃以下得到2-羟基丁醛,当反应到50%即行终止,将碱用酸中和,回收未反应的乙醛,在塔底提取2-羟基丁醛,再用硫酸、乙酸等酸性催化剂在105~137℃使脱水生成巴豆醛,再用铜络催化剂在160~240℃加氢得粗正丁醇和丁醛,经精馏而得成品。CH3CH=CHCHO+H2[催化剂]CH3CH2CH2CHO+CH3CH2CH2CH2OH 丙烯羰基合成法 用丙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床层上进行反应,催化剂为沸石吸附钴盐或脂肪酸钴,反应温度130~160℃,反应压力为20~25MPa,反应生成正丁醛和异丁醛,经过精馏进行分离,将正丁醛催化加氢即得正丁醇。CH3CH2CH2CHO+H2→CH3CH2CH2CH2OH 也可以用低压法,由丙烯、一氧化碳和水一步法合成丁醇,反应温度100~104℃,压力1.5MPa,采用五羰基铁、正丁基吡咯烷与水的混合物,但丙烯单程转化率较低,仅8%~10%。反应方程式:CH3CH=CH2+3CO+2H2O→n-C4H9OH+2CO2
生产方法 
发酵法 以谷物(小麦、玉米等)淀粉为原料,加水调制成醪液,经蒸煮杀菌后接种丙酮丁醇菌,在36~37℃下发酵。发酵醪液经蒸馏分离得丁醇、丙酮和乙醇,丁醇占55%~58%,丙酮占30Z~34%,乙醇占7%~14%。也可以糖蜜或薯类淀粉为原料。 羰基合成法 即REPPE法,以丙烯、一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一步催化直接合成丁醇。反应温度为100~104℃,压力为I.47MPa时,采用正丁基吡咯烷、五羰基铁与水形成的阴离子络合物为催化剂组分,以丁醇为溶剂,单程转化率8%~10%,正丁醇的收率为87%。此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但单程转化率不高,对原料一氧化碳浓度要求高。羟醛缩合法 先将乙醛加入10%的稀碱溶液,在120℃以下反应0.5~2h,生成2-羟基丁醛。当反应到50%时即将碱中和,蒸馏回收未反应的乙醛,由蒸馏塔底获得2-羟基丁醛。然后用硫酸或醋酸使之脱水得到巴豆醛。再以镍铬为催化剂,在180℃和0.29MPa的条件下,巴豆醛加氢还原为丁醇,反应混合物经分馏得产品。此法工艺路线长、设备腐蚀严重,目前只有少数厂家采用。
类别
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790 毫克/ 公斤; 腹腔- 小鼠  LD50: 603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20 毫克/ 24小时  中度; 眼睛- 兔子 2 毫克/ 24小时  重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遇热放出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 三氧化铬, 铝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水雾,二氧化碳、泡沫
职业标准
TWA 300 毫克/ 立方米
危险品标志 
Xn,T,F
危险类别码 
10-22-37/38-41-67-39/23/24/25-23/24/25-11
安全说明 
13-26-37/39-46-7/9-45-36/37-16-7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120 3/PG 3
WGK Germany 
1
RTECS号
EO1400000
自燃温度
649 °F
TSCA 
Yes
海关编码 
2905 13 00
HazardClass 
3
PackingGroup 
III
毒害物质数据
71-36-3(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ly in rats: 4.36 g/kg (Smyth)
价       格:询价
CAS    号: 71-36-3;35296-72-1
规       格:10g/100g/500g/1kg/25kg
咨询电话:15623309010
正品保障
正规发票
闪电发货
满199包邮
详细介绍
英文名:
1-Butanol
外观:
纯度:
请咨询卖家
分子式:
C4H10O
分子量:
74.12
中文名称:
正丁醇
中文同义词:
正丁醇,>99.5%(GC);正丁醇,CP,98%;正丁醇,AR,99%;1-丁醇,色谱用,99+%;1-丁醇/正丁醇;1-丁醇, 无水, 99.9%, 氩气下可重封的CHEMSEAL瓶包装;1-丁醇, 超纯, 光谱级, 99.0+%;1-丁醇,HPLC级
英文名称:
1-Butanol
英文同义词:
alcoolbutylique(french);butanol(french);Butanol-1;Butanolen;Butanolo;butanols;butylalcohol(non-specificname);Butylowy alkohol
CAS号:
71-36-3
分子式:
C4H10O
分子量:
74.12
EINECS号:
200-751-6
相关类别:
苯氧羧酸类和芳氧基苯氧基羧酸类除草剂;除草剂中间体;无水溶剂;白酒类;生化试剂;超干溶剂;化工产品-有机溶剂;其他生化试剂;对照品;有机化工原料;微生物;农药中间体;食品添加剂;食品香料;食用香料(增香剂);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醇类;有机溶剂;其它含氧化合物;溶剂;格氏试剂;香精香料;HPLC溶剂;醇;分子生物学试剂;光谱;气相色谱标准品(色标);CE试剂;色谱溶剂;化工;主要产品;其他原料;主打产品;1-Alkanols;Analytical Chemistry;Monofunctional alpha,omega-Bifunctional Alkanes;Monofunctional Alkanes;Solvents for HPLC Spectrophotometry;Solvents for Spectrophotometry;HPLC Solvents;Chemistry;Scharlau HPLC;ACS and Reagent Grade Solvents;ACS Grade;ACS Grade Solvents;Amber Glass Bottles;Carbon Steel Flex-Spout Cans;Semi-Bulk Solvents;Solvent Bottles;Solvent by Application;Solvent Packaging Options;Solvents;Analytical Reagents;Analytical/Chromatography;CHROMASOLV Plus;Chromatography Reagents ;HPLC ;HPLC Plus Grade Solvents (CHROMASOLV);HPLC/UHPLC Solvents (CHROMASOLV);UHPLC Solvents (CHROMASOLV);NMR;Spectrophotometric Solvents;Spectroscopy Solvents (IR;UV/Vis);Chamaemelum nobile (Chamomile tea);Citrus aurantium (Seville orange);Ephedra sinica;Nutrition Research;Phytochemicals by Plant (Food/Spice/Herb);Reagent;NULL;中间体类;医药原料药;标准品;有机化工原料;合成香料;化工中间体;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ReagentPlus;ReagentPlus Solvent Grade Products;Vaccinium myrtillus (Bilberry);Alcohols;Aliphatic;Analytical Standards;Chemical Class;Plastic Bottles;Anhydrous Solvents;Sure/Seal Bottles
Mol文件:
71-36-3.mol
熔点 
-90 °C (lit.)
沸点 
116-118 °C (lit.)
密度 
0.81 g/mL at 25 °C (lit.)
蒸气密度
2.55 (vs air)
蒸气压
6.7 hPa (20 °C)
折射率 
n20/D 1.399(lit.)
FEMA 
2178 | BUTYL ALCOHOL
闪点 
95 °F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溶解度 
water: soluble
酸度系数(pKa)
15.24±0.10(Predicted)
形态
Liquid
颜色
APHA: ≤10
气味 (Odor)
Alcohol-like; pungent; strong; characteristic; mildly alcoholic, non residual.
PH值
7 (70g/l, H2O, 20℃)
相对极性
0.586
嗅觉阈值(Odor Threshold)
0.038ppm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1.4-11.3%(V)
水溶解性 
80 g/L (20 ºC)
最大波长(λmax)
λ: 215 nm Amax: 1.00 λ: 220 nm Amax: 0.50 λ: 240 nm Amax: 0.10 λ: 260 nm Amax: 0.04 λ: 280-400 nm Amax: 0.01
敏感性 
Moisture Sensitive
Merck 
14,1540
JECFA Number
85
BRN 
969148
Henrys Law Constant
49.2 at 50 °C, 92.0 at 60 °C, 152 at 70 °C, 243 at 80 °C (headspace-GC, Hovorka et al., 2002)
暴露限值
TLV-TWA 300 mg/m3 (100 ppm) (NIOSH), 150 mg/m3 (50 ppm) (ACGIH); IDLH 8000 ppm (NIOSH).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acids,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aluminium, acid chlorides, acid anhydrides, copper, copper alloys. Flammable.
CAS 数据库
71-36-3(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1-Butanol(71-36-3)
EPA化学物质信息
1-Butanol (71-36-3)
特性和发现历程
正丁醇(英文1-Butanol)也叫1-丁醇或丁醇,是醇类的一种,每个分子拥有四个碳原子,其分子式为CH3CH2CH2CH2OH。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 是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 一种无色、有酒气味的液体,沸点117.7℃,密度(20℃)0.8109g/cm3,凝固点-89.0℃,闪点36~38℃,自燃点689F。折射率(n20D)1.3993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7%(重量),水在正丁醇中溶解度为20.1%(重量),与乙醇、乙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相混溶。是多种涂料的溶剂和 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原料,也用于制造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乙二醇丁醚以及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和生物化学药的萃取剂,还用于 制造表面活性剂。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7%~10.2%(体积分数)。 正丁醇最早由法国人C.-A.孚兹在1852年从发酵制酒精过程中所得的杂醇油中发现。1913年,英国斯特兰奇-格拉哈姆公司以玉米为原料经发酵 过程生产丙酮,正丁醇则是主要副产物。以后,由于正丁醇需求量增加,发酵法生产工厂则以生产正丁醇为主,丙酮、乙醇作为副产物。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鲁尔化学公司用丙烯羰基合成法生产正丁醇。50年代石油化工兴起,合成法制正丁醇发展迅速,尤以丙烯羰基合成法最 快。
配置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
在150 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21 ml水和100 ml正丁醇,振摇3 min后,静置分层,除去下层,上层则为水饱和正丁醇溶液。(水的密度: 1 g/ml 正丁醇的密度:0.808~0.811 g/ml).
含量分析
按一般气相色谱法(GT-10)测定正丁醇及挥发性杂质含量,所用条件如下: 柱钢柱,长1.8m,内径6.4mm,填料为10%聚乙二醇400M(PEG 400M),载体为60/80目硅藻土载体。 载气氦,流速45ml/min。检测器火焰电离型。 温度进样150℃,柱温90 0℃检测器150℃。
参考质量标准
质量指标 (GB/T 6027---1998) 项目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试验方法 外观 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 目视 色度(铂 - 钴)号 ≤ 5 10 15 GB3143 密度( 20 ℃) g/cm 3 0.809-0.811 0.809-0.811 0.808-0.812 GB4472 正丁醇含量 % ≥ 99.50 99 98 GB/T6027 酸度(以乙酸计)% ≤ 0.003 0.005 0.01 GB/T6027 硫酸显色试验(铂 - 钴)号 ≤ 20 40 ----- GB/T6027 水分 % ≤ 0.10 0.10 0.2 GB6283 蒸发残渣 % ≤ 0.003 0.005 0.01 GB6324.2
毒性
ADI值未规定(FAO/WHO,1994)。 GRAS(FEMA)。 LD50790 mg/kg(大鼠,经口)。
使用限量
FEMA(mg/kg):作香料用:软饮料12;冷饮7.0;糖果34;焙烤食品32;酒类1.0;稀奶油4.0。 按FDA§173.1,不得残存(作为溶剂使用时);另按§172.515规定,作香料的用垣以适度为限(2000)。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正丁醇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1-丁醇 食品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出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化学性质 
无色液体,有酒味。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7.7%(重量),水在正丁醇中的溶解度20.1%(重量)。与乙醇、乙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用途 
用作色谱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等
用途 
丁醇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蕉、奶油、威士忌和干酪等型食用香精。在糖果中使用量为34mg/kg;烘烤食品中32mg/kg;软饮料中12mg/kg;冷饮中7.0mg/kg;稀奶油中4.0mg/kg;酒类1.0mg/kg。
用途 
丁醇是除草剂2,4-滴丁酯、丁草胺、吡氟禾草灵(稳杀得)和精吡氟禾草灵的中间体。
用途 
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蕉、奶油、威士忌和干酪等型香精。亦用作萃取用溶剂、色素稀释剂。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及磷酸的正丁酯类增塑剂,它们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也是有机合成中制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的原料。还是油脂、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和香料的萃取剂,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等。又可用作有机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剂,脱蜡剂。
用途 
用于生产乙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磷酸类增塑剂,还用于生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环氧清漆等
生产方法 
正丁醇的工业制法主要有三种:发酵法、丙烯羰基合成法和乙醛醇醛缩合法。1.发酵法将粮食、谷类、山芋干或糖蜜等原料经粉碎、加水制成发酵液,以高压蒸汽处理灭菌后冷却,接入纯丙酮-丁醇菌种,于36-37℃下发酵。发酵时生成气体含二氧化碳和氢气。发酵液中含乙醇、丁醇、丙酮、通常比例为6:3:1。精馏后可分别得到丁醇、丙酮和乙醇等,亦可不经分离作总溶剂直接使用。2.羰基合成法 即雷佩法(Reppe Process),焦炭造气得一氧化碳和氢气,与丙烯在高压及有钴系或铑系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羰基合成得正、异丁醛,加氢后分馏得正丁醇。3.醇醛缩合法 由两个分子乙醛,经缩合并脱水得到巴豆醛,巴豆醛在镍铬催化存在下于180℃和0.29MPa氢化生产正丁醇。副产的正丁醇可用于生产异辛醇。醇醛缩合法生产1t丁醇消耗98.5%,乙醛1300kg,氢气674kg。
生产方法 
由丙酮-丁醇发酵法制取。 由丁醛按Oxo反应氢化而得。 由乙醛缩合为巴豆醛,然后再氢化而成。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发酵法 丁醇过去都用薯类、粮食或糖类为原料,经水解发酵而得。由发酵液所得产品含正丁醇约为54.8%~58.5%,丙酮30.9%~33.7%,乙醇7.8%~14.2%。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发酵法逐步淘汰。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0O5)n[n(H2O)]→[菌株]n-C6H12O6[发酵]→CH3COCH3+C4H9OH+C2H5OH 得到的发酵液再进行分馏,分别可得到丙酮、乙醇和正丁醇。 乙醛法 以乙醛为原料加入稀碱溶液,温度在20℃以下得到2-羟基丁醛,当反应到50%即行终止,将碱用酸中和,回收未反应的乙醛,在塔底提取2-羟基丁醛,再用硫酸、乙酸等酸性催化剂在105~137℃使脱水生成巴豆醛,再用铜络催化剂在160~240℃加氢得粗正丁醇和丁醛,经精馏而得成品。CH3CH=CHCHO+H2[催化剂]CH3CH2CH2CHO+CH3CH2CH2CH2OH 丙烯羰基合成法 用丙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床层上进行反应,催化剂为沸石吸附钴盐或脂肪酸钴,反应温度130~160℃,反应压力为20~25MPa,反应生成正丁醛和异丁醛,经过精馏进行分离,将正丁醛催化加氢即得正丁醇。CH3CH2CH2CHO+H2→CH3CH2CH2CH2OH 也可以用低压法,由丙烯、一氧化碳和水一步法合成丁醇,反应温度100~104℃,压力1.5MPa,采用五羰基铁、正丁基吡咯烷与水的混合物,但丙烯单程转化率较低,仅8%~10%。反应方程式:CH3CH=CH2+3CO+2H2O→n-C4H9OH+2CO2
生产方法 
发酵法 以谷物(小麦、玉米等)淀粉为原料,加水调制成醪液,经蒸煮杀菌后接种丙酮丁醇菌,在36~37℃下发酵。发酵醪液经蒸馏分离得丁醇、丙酮和乙醇,丁醇占55%~58%,丙酮占30Z~34%,乙醇占7%~14%。也可以糖蜜或薯类淀粉为原料。 羰基合成法 即REPPE法,以丙烯、一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一步催化直接合成丁醇。反应温度为100~104℃,压力为I.47MPa时,采用正丁基吡咯烷、五羰基铁与水形成的阴离子络合物为催化剂组分,以丁醇为溶剂,单程转化率8%~10%,正丁醇的收率为87%。此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但单程转化率不高,对原料一氧化碳浓度要求高。羟醛缩合法 先将乙醛加入10%的稀碱溶液,在120℃以下反应0.5~2h,生成2-羟基丁醛。当反应到50%时即将碱中和,蒸馏回收未反应的乙醛,由蒸馏塔底获得2-羟基丁醛。然后用硫酸或醋酸使之脱水得到巴豆醛。再以镍铬为催化剂,在180℃和0.29MPa的条件下,巴豆醛加氢还原为丁醇,反应混合物经分馏得产品。此法工艺路线长、设备腐蚀严重,目前只有少数厂家采用。
类别
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790 毫克/ 公斤; 腹腔- 小鼠  LD50: 603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20 毫克/ 24小时  中度; 眼睛- 兔子 2 毫克/ 24小时  重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遇热放出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 三氧化铬, 铝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水雾,二氧化碳、泡沫
职业标准
TWA 300 毫克/ 立方米
危险品标志 
Xn,T,F
危险类别码 
10-22-37/38-41-67-39/23/24/25-23/24/25-11
安全说明 
13-26-37/39-46-7/9-45-36/37-16-7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120 3/PG 3
WGK Germany 
1
RTECS号
EO1400000
自燃温度
649 °F
TSCA 
Yes
海关编码 
2905 13 00
HazardClass 
3
PackingGroup 
III
毒害物质数据
71-36-3(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ly in rats: 4.36 g/kg (Smyth)
优质服务
客服电话 1562309010
正品保障 正品保障  提供发票
急速物流 现货闪电  当时发货
售后无忧 不满意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