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九生物|化工原料平台|009

主页 > 有机原料 > 氨基化合物 >

己内酰胺

中文名称:
己内酰胺
中文同义词:
ε-己内酰胺;卡普隆;六氢-2H-吖庚因-2-酮;已内酰胺;己内酰胺;环己酮异肟;羊化内酰胺;2-酮基六亚基亚胺
英文名称:
Caprolactam
英文同义词:
CYCLOHEXANONEISOOXIME;E-CAPROLACTAM;CAPROLACTAM;CPL;HEXAHYDRO-2H-AZEPIN-2-ONE;EPSILUM-CAPROLACTAM;EPSILON-CAP;EPSILON-CAPROLACTAM
CAS号:
105-60-2
分子式:
C6H11NO
分子量:
113.16
EINECS号:
203-313-2
相关类别:
酰胺;酰胺化合物;生化试剂;合成中间体;有机化工原料;胺类;化工产品-有机化工;氮化合物;分析试剂;有机砌块;酰胺/酰胺化合物;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Highly Purified Reagents;Other Categories;Zone Refined Products;其他生化试剂;化工原料-1;化工原料;化工;主要产品;无机酸类;化工材料;固体化工
Mol文件:
105-60-2.mol
熔点 
68-71 °C(lit.)
沸点 
136-138 °C10 mm Hg(lit.)
密度 
1.01
蒸气压
<0.01 mm Hg ( 20 °C)
FEMA 
4235 | 1,6-HEXALACTAM
折射率 
1.4935
闪点 
152 °C
储存条件 
2-8°C
溶解度 
H2O: 0.1 g/mL, clear, colorless
形态
Crystals or Flakes
酸度系数(pKa)
16.61±0.20(Predicted)
颜色
White
比重
1.042 (20/4℃)
PH值
7.0-8.5 (333g/l, H2O, 20℃)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1.4-8%(V)
水溶解性 
4560 g/L (20 ºC)
JECFA Number
1594
Merck 
14,1761
BRN 
106934
CAS 数据库
105-60-2(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Caprolactam(105-60-2)
(IARC)致癌物分类
3 (Vol. 39, Sup 7, 71) 1999
EPA化学物质信息
Caprolactam (105-60-2)
生产聚酰胺纤维和树脂
己内酰胺是生产聚酰胺纤维和树脂的主要原料,聚酰胺纤维在美国称尼龙,在中国叫锦纶,因为最早由锦州石化实现商品化,故称锦纶。锦纶66是己二酸与己二胺的缩聚产物。锦纶6是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而成的。 目前国内的掌握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是中石化巴陵石化设计院和岳阳石化设计院。 环已酮和苯酚是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原料: 环已酮是一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具有薄荷及丙酮气味的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酒精等多种有机溶剂,主要用作己内酰胺与己二酸及其盐的中间体。由于其具有溶解能力强、低毒及相对较低的价格等特点,被广泛用作各种涂料、油漆、油墨及树脂的溶剂和稀释剂,皮革加工的抛光剂和稀释剂,感光和磁性记录材料涂布用溶剂等。同时还可制备一些下游衍生物,如环己酮-甲醛树脂、过氧环己酮、邻甲基苯酚、防老剂4010等。 苯酚又叫石炭酸,是一种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具有弱酸性,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有毒,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应用酒精洗涤。苯酚溶液里滴加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三溴苯酚);能与卤素,硝酸,硫酸等在本环上发生取代;能与氯化铁反应,使溶液成紫色,溶液里滴加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三溴苯酚)。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及己内酰胺。其中生产酚醛树脂是其最大用途 ,占苯酚产量一半以上。
化学性质 
白色薄片或熔融体。 溶于水、氯化溶剂、石油烃、环己烯、苯、甲醇、乙醇、乙醚。
用途 
己内酰胺绝大部分用于生产聚己内酰胺,后者约90%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即卡普隆,10%用做塑料,用于制造齿轮、轴承、管材、医疗器械及电气、绝缘材料等。也用于涂料、塑料剂及少量地用于合成赖氨酸等。
用途 
主要用于制取己内酰胺树脂、纤维和人造革等,也用作医药原料
用途 
高分子聚合物溶剂,制造聚酰胺型合成纤维,气相色谱固定液。
生产方法 
1943年,德国法本公司通过环己酮-羟胺合成(现在简称为肟法),首先实现了己内酰胺工业生产。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甲苯法(ANIA法),光亚硝化法(PNC法),己内酯法(UCC法)、环己烷硝化法和环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开发的环己酮氨化氧化法,由于生产过程中不需采用羟胺进行环己酮肟化,且流程简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肟法 首先将高纯度的环己酮与硫酸羟胺在80-110℃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环己酮肟。分离出来的环己酮肟以发烟硫酸为催化剂,在80-110℃经贝克曼重排转位为粗己内酰胺,粗己内酰胺通过萃取、蒸馏、结晶等工序,制得高纯度己内酰胺。肟法的原料环己酮可由苯酚加氢得环己醇,再脱氢而得;或由环己烷空气氧化生成环己醇与环己酮,分离后的环己醇催化脱氢也生成环己酮。2.甲苯法 甲苯在钴盐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用活性炭载体上的钯催化剂进行液相加氢生成六氢苯甲酸,在发烟硫酸中,六氢苯甲酸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甲苯法由于甲苯资源丰富,生成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3.光亚硝化法 环己烷在汞蒸气灯照射下与氯亚硝酰发生光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环己酮肟盐酸盐,环己酮肟盐酸盐在发烟硫酸存在下,通过贝克曼重排转化为己内酰胺。4.苯酚法苯酚在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制得环己醇,提纯后脱氢得粗环己酮。环己酮提纯后与羟胺反应得到环己酮肟,再经贝克曼移位生成己内酰胺、反应产物中的硫酸用氨中和得副产物硫胺。粗己内酰胺经一系列化学与物理处理得到纯己内酰胺。
类别
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1210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930 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兔 500 毫克/24小时 轻度; 眼睛-兔 20 毫克/24小时 中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乙酸和三氧化氮混合物反应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
热分解排出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低温通风干燥
灭火剂
水, 二氧化碳, 泡沫, 干粉
职业标准
TWA 1 毫克/立方米; STEL 3 毫克/立方米 (尘, 蒸汽)
危险品标志 
Xn
危险类别码 
20/22-36/37/38
安全说明 
2-24/25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2
WGK Germany 
1
RTECS号
CM3675000
自燃温度
707 °F
TSCA 
Yes
海关编码 
29337100
毒害物质数据
105-60-2(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ly in rats: 2.14 g/kg (Smyth)
价       格:询价
CAS    号: 105-60-2
规       格:10g/100g/500g/1kg/25kg
咨询电话:15623309010
正品保障
正规发票
闪电发货
满199包邮
详细介绍
英文名:
Caprolactam
外观:
纯度:
请咨询卖家
分子式:
C6H11NO
分子量:
113.16
中文名称:
己内酰胺
中文同义词:
ε-己内酰胺;卡普隆;六氢-2H-吖庚因-2-酮;已内酰胺;己内酰胺;环己酮异肟;羊化内酰胺;2-酮基六亚基亚胺
英文名称:
Caprolactam
英文同义词:
CYCLOHEXANONEISOOXIME;E-CAPROLACTAM;CAPROLACTAM;CPL;HEXAHYDRO-2H-AZEPIN-2-ONE;EPSILUM-CAPROLACTAM;EPSILON-CAP;EPSILON-CAPROLACTAM
CAS号:
105-60-2
分子式:
C6H11NO
分子量:
113.16
EINECS号:
203-313-2
相关类别:
酰胺;酰胺化合物;生化试剂;合成中间体;有机化工原料;胺类;化工产品-有机化工;氮化合物;分析试剂;有机砌块;酰胺/酰胺化合物;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Highly Purified Reagents;Other Categories;Zone Refined Products;其他生化试剂;化工原料-1;化工原料;化工;主要产品;无机酸类;化工材料;固体化工
Mol文件:
105-60-2.mol
熔点 
68-71 °C(lit.)
沸点 
136-138 °C10 mm Hg(lit.)
密度 
1.01
蒸气压
<0.01 mm Hg ( 20 °C)
FEMA 
4235 | 1,6-HEXALACTAM
折射率 
1.4935
闪点 
152 °C
储存条件 
2-8°C
溶解度 
H2O: 0.1 g/mL, clear, colorless
形态
Crystals or Flakes
酸度系数(pKa)
16.61±0.20(Predicted)
颜色
White
比重
1.042 (20/4℃)
PH值
7.0-8.5 (333g/l, H2O, 20℃)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1.4-8%(V)
水溶解性 
4560 g/L (20 ºC)
JECFA Number
1594
Merck 
14,1761
BRN 
106934
CAS 数据库
105-60-2(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Caprolactam(105-60-2)
(IARC)致癌物分类
3 (Vol. 39, Sup 7, 71) 1999
EPA化学物质信息
Caprolactam (105-60-2)
生产聚酰胺纤维和树脂
己内酰胺是生产聚酰胺纤维和树脂的主要原料,聚酰胺纤维在美国称尼龙,在中国叫锦纶,因为最早由锦州石化实现商品化,故称锦纶。锦纶66是己二酸与己二胺的缩聚产物。锦纶6是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而成的。 目前国内的掌握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是中石化巴陵石化设计院和岳阳石化设计院。 环已酮和苯酚是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原料: 环已酮是一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具有薄荷及丙酮气味的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酒精等多种有机溶剂,主要用作己内酰胺与己二酸及其盐的中间体。由于其具有溶解能力强、低毒及相对较低的价格等特点,被广泛用作各种涂料、油漆、油墨及树脂的溶剂和稀释剂,皮革加工的抛光剂和稀释剂,感光和磁性记录材料涂布用溶剂等。同时还可制备一些下游衍生物,如环己酮-甲醛树脂、过氧环己酮、邻甲基苯酚、防老剂4010等。 苯酚又叫石炭酸,是一种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具有弱酸性,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有毒,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应用酒精洗涤。苯酚溶液里滴加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三溴苯酚);能与卤素,硝酸,硫酸等在本环上发生取代;能与氯化铁反应,使溶液成紫色,溶液里滴加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三溴苯酚)。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及己内酰胺。其中生产酚醛树脂是其最大用途 ,占苯酚产量一半以上。
化学性质 
白色薄片或熔融体。 溶于水、氯化溶剂、石油烃、环己烯、苯、甲醇、乙醇、乙醚。
用途 
己内酰胺绝大部分用于生产聚己内酰胺,后者约90%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即卡普隆,10%用做塑料,用于制造齿轮、轴承、管材、医疗器械及电气、绝缘材料等。也用于涂料、塑料剂及少量地用于合成赖氨酸等。
用途 
主要用于制取己内酰胺树脂、纤维和人造革等,也用作医药原料
用途 
高分子聚合物溶剂,制造聚酰胺型合成纤维,气相色谱固定液。
生产方法 
1943年,德国法本公司通过环己酮-羟胺合成(现在简称为肟法),首先实现了己内酰胺工业生产。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甲苯法(ANIA法),光亚硝化法(PNC法),己内酯法(UCC法)、环己烷硝化法和环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开发的环己酮氨化氧化法,由于生产过程中不需采用羟胺进行环己酮肟化,且流程简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肟法 首先将高纯度的环己酮与硫酸羟胺在80-110℃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环己酮肟。分离出来的环己酮肟以发烟硫酸为催化剂,在80-110℃经贝克曼重排转位为粗己内酰胺,粗己内酰胺通过萃取、蒸馏、结晶等工序,制得高纯度己内酰胺。肟法的原料环己酮可由苯酚加氢得环己醇,再脱氢而得;或由环己烷空气氧化生成环己醇与环己酮,分离后的环己醇催化脱氢也生成环己酮。2.甲苯法 甲苯在钴盐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用活性炭载体上的钯催化剂进行液相加氢生成六氢苯甲酸,在发烟硫酸中,六氢苯甲酸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甲苯法由于甲苯资源丰富,生成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3.光亚硝化法 环己烷在汞蒸气灯照射下与氯亚硝酰发生光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环己酮肟盐酸盐,环己酮肟盐酸盐在发烟硫酸存在下,通过贝克曼重排转化为己内酰胺。4.苯酚法苯酚在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制得环己醇,提纯后脱氢得粗环己酮。环己酮提纯后与羟胺反应得到环己酮肟,再经贝克曼移位生成己内酰胺、反应产物中的硫酸用氨中和得副产物硫胺。粗己内酰胺经一系列化学与物理处理得到纯己内酰胺。
类别
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1210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930 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兔 500 毫克/24小时 轻度; 眼睛-兔 20 毫克/24小时 中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乙酸和三氧化氮混合物反应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
热分解排出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低温通风干燥
灭火剂
水, 二氧化碳, 泡沫, 干粉
职业标准
TWA 1 毫克/立方米; STEL 3 毫克/立方米 (尘, 蒸汽)
危险品标志 
Xn
危险类别码 
20/22-36/37/38
安全说明 
2-24/25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2
WGK Germany 
1
RTECS号
CM3675000
自燃温度
707 °F
TSCA 
Yes
海关编码 
29337100
毒害物质数据
105-60-2(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
LD50 orally in rats: 2.14 g/kg (Smyth)
优质服务
客服电话 1562309010
正品保障 正品保障  提供发票
急速物流 现货闪电  当时发货
售后无忧 不满意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