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鱼油DHA/EPA;进口鱼油;鱼油;磷虾油;鱼油 USP标准品;鱼油DHA粉(源头工厂)
英文同义词:
Oils, fish;Fish oil DHA/EPA;Fats and Glyceridic oils, fish;Promega;Oele, Fisch-;Krill oil;Fish oil;Fish Oil (1 g)
EPA化学物质信息
Fish oil (8016-13-5)
鱼油制剂
制作鱼油制剂的原料常见于鲭鱼、鲱鱼、金枪鱼、比目鱼、鲑鱼、鳕鱼肝、鲸脂、海豹油等,一般还会添加少量维生素E起到抗氧化的作用。鱼油在我国属于新资源食品,广义的鱼油是包括鱼肝油在内的鱼的脂肪,但一般所指的鱼油其主要功效成分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具有调节血脂等作用,而鱼肝油的主要功效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防治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1岁以内的婴儿如果母乳或配方奶粉+辅食喂养充足则不需要鱼油补充剂(可以考虑维生素D补充剂)。
注意人群
肝脏疾病(增加出血)、鱼类海鲜过敏、艾滋病、高剂量的鱼油可能降低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已经很弱的人应警惕)、糖尿病(高剂量鱼油可能影响血糖平稳)、高血压(吃着降压药的人个别可能血压过低)。
鱼的油脂
富含ω-3脂肪酸的多脂鱼类包括:鲭鱼、金枪鱼、三文鱼、鲟鱼、凤尾鱼、沙丁鱼、鲱鱼、鳟鱼等,其中每2两便可获得约1克的ω-3系脂肪酸(实际情况波动会比较大该数值仅供参考)。由于国人的饮食结构中相对ω-6系脂肪酸过多,更应重视ω-3系脂肪酸的摄入,由于鱼油很容易氧化,吃鱼比吃制剂更高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食用75-100g的鱼虾[1] 。不过考虑到重金属、环境激素在鱼体内的富集效应,建议食用小型鱼类,如三文鱼就比鲨鱼污染少。烹调方法上尽量选择蒸煮烤,油炸会破坏其营养。不吃鱼的人也可以考虑亚麻籽油和坚果补充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食用量 ≤3克/天
适用食品类别 1.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海鲜过敏者不宜食用。
批准日期 2013-12-24
公告号 卫生计生委2013年第16号
公告标题 关于批准显齿蛇葡萄叶等3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
质量要求
性状
暗红色或红褐色透明油状液体
总磷脂 (g/100g)
≥ 38
DHA(g/100g)
≥ 3
EPA( g/100g)
≥ 6
适用食品类别
1.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海鲜过敏者不宜食用。
公告标题
关于批准显齿蛇葡萄叶等3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
质量要求
性状
暗红色或红褐色透明油状液体
总磷脂 (g/100g)
≥ 38
DHA(g/100g)
≥ 3
EPA( g/100g)
≥ 6
毒害物质数据
8016-13-5(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