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1,2-双(5-甲基-2-苯并唑基)-乙烯;涤纶增白剂 DT,聚酯增白剂 DT;2,2-(1,2-亚乙烯基)双(5-甲基苯并恶唑);涤纶增白剂ERN;聚酯增白剂DT;1,2-双[5-甲基苯并恶唑(2)]乙烯;荧光增白剂DT;荧光增白剂 135
英文名称:
Fluorescent Brightener 135
英文同义词:
Fluorescent Whitener DT (Fluorescent Brightener 135);1,2-bis(5-methyl-2-benzoxazole)ethylene;2,2-(1,2-ethenediyl)bis[5-methylbenzoxazole];C.I. 481520;fluorescent brightener 135;2,2-vinylenebis[5-methylbenzoxazole];Fluorescent Whitener DT;1.2 DI(5-MYTHYL-BENZIAZOLYL)ETHYLENE
相关类别:
纺织品染色和印花助剂;纺织染整助剂;化工助剂;恶唑;染料及颜料;荧光增白剂;化工产品-有机化工;化工材料;化工原料
沸点
471.2±55.0 °C(Predicted)
酸度系数(pKa)
2.87±0.10(Predicted)
CAS 数据库
1041-00-5(CAS DataBase Reference)
EPA化学物质信息
Benzoxazole, 2,2-(1,2-ethenediyl)bis[5-methyl- (1041-00-5)
化学性质
本品为分散性较好的乳白色浆状体,呈中性。属非离子型化合物。熔点182~184 ℃。不溶于水,溶于DMF和乙醇,耐酸至pH=2~3之间,耐碱至pH=10左右。耐硬水至5×10-4。最佳上染温度150 ℃(在中性或弱碱性浴中),可耐180~200 ℃焙烧。其浆体和稀释液对光不敏感。
用途
本品用作合成纤维的增白剂,适用于涤纶、锦纶、醋酸纤维或合成纤维与棉、毛混纺织物等的增白。用它牏的织物有效佳的耐晒牢度和耐湿牢度。
用途
用作聚酯、聚酰胺、醋酸纤维及混纺织物等的增白剂
生产方法
首先把33份二甲苯打入反应釜中,再加入邻氨基对甲苯酚3.5份,羟基丁二酸2.0份,硼酸0.1份,通入二氧化碳,在搅拌下加热至沸。回流12 h,反应中用分水器分出生成的水。反应完毕,降温至130 ℃,投入活性炭,搅拌加热回流半小时,过滤,滤液冷至15 ℃,析出结晶,烘干得粗品。
将粗品,水,聚乙烯醇一起投入砂磨中磨至一定细度,再加入匀染剂O,甲醛,聚乙烯醇溶液等适量,充分搅拌后得成品(制备中的投料量为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