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聚(苯乙烯-CO-丁二烯);丁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丁苯胶;丁苯橡胶 SBR;聚苯乙烯-BLOCK-聚丁二烯-BLOCK-聚苯乙烯;SBS混粒料;SBS热塑弹性体混合粒料
英文名称: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英文同义词:
1,3-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S;Styrene-butadiene rubber,oil-extended;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d345(polymer);sd354;sks85;soilstabilizer661;solprene300
相关类别:
丁苯橡胶;橡胶及制品;胶姆糖基础剂;食品添加剂;赋形剂;化工产品-有机化工;化工原料;化工材料;精细化工原料;Polymers;Dienes;Hydrophobic Polymers;Polymer Science;Block Copolymers;Materials Science;Styrene copolymers;Styrenes;Hydrophobic Polymers;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Science;Styrene copolymers
溶解度
solvents with solubility parameters between 7.7 and 9.4: soluble
稳定性
Stable.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IARC)致癌物分类
3 (Vol. 19, Sup 7) 1987
EPA化学物质信息
Styrene 1,3-butadiene polymer (9003-55-8)
简介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是目前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的合成橡胶品种,其加工性能可与天然橡胶媲美,而耐磨、耐热、耐老化等性能优于天然橡胶,是天然橡胶的最好代用胶种之一,常与天然橡胶掺混或单独使用。
用途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可用于制造海绵橡胶、浸渍纤维和织物,还可直接用作胶粘剂、涂料等。
制备方法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进行乳化共聚而得。其用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为乳化剂,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必要时添加适量的分子量调节剂和适宜的反应速度调节剂,由丁二烯与苯乙烯乳化共聚即得乳胶。
毒性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615,2000。
使用限量
GB 2760-96:胶姆糖,以GMP为限。
化学性质
有液体状胶乳(如美国SBR2000型)和固体状橡胶(如美国SBRl028型)两种形态。有苯乙烯气味,不完全溶于汽油、苯和氯仿。相对密度为0.9~0.95,玻璃化温度为-60℃~-75℃。50/50胶乳的pH值为10.0~11.5,固形物含量41%~63%。75/25胶乳的pH值为9.5~11.0,固形物含量26%~42%。
用途
作胶姆糖基料,我国规定可用于胶姆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用途
用于铝塑复合管、无油密封、工具制造、圆珠笔握手套、汽车电器塑料件等
用途
用于制造胶鞋、胶管及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轮胎和玩具等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对物理性能要求较高的橡胶制品,如轮胎胎面、胶鞋和其他工业品等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运输带、胶管、胶粘剂 海绵橡胶、浸渍纤维和织物,还可直接用作胶粘剂、涂料等
生产方法
由丁二烯和苯乙烯进行乳化共聚而得。用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为乳化剂,用过硫酸盐为催化剂,必要时,另加适宜的分子量调节剂和适宜的反应速度调节剂。由此所得者为液状胶乳。
如进一步在加热釜中(亦可同时加入其他食用级配料)进行凝聚,凝聚物经压榨除去浆液后,用加碱的(或不加碱的)热水进行洗涤,并用水淋洗,一直到成为中性。最后将凝聚体加以干燥,以除去可挥发性物质。此为由乳胶制成的固体状橡胶。75/25固体状橡胶亦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在己烷溶液中用丁基锂为催化剂,进行溶体共聚而成。共聚后残存的溶剂和挥发性物质可用热水处理法或滚筒干燥法除去。
上述两种固体状橡胶的最后成品可制成板状或均一的可自由流动的颗粒。其中可含有食用级抗氧化剂。颗粒形式者,并可含有适当的分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