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九生物|化工原料平台|009

主页 > 原料 > 抗生素类原料 >

头孢替唑

中文名称:
头孢替唑
中文同义词:
去甲唑啉头孢菌素;头孢去甲唑啉;双硫唑甲氧头孢菌素;头孢替唑;(6R,7R)-3-[(1,3,4-噻二唑-2-基)硫代甲基]-8-氧代-7-[2-(1H-四唑-1-基)乙酰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碲化镉锌
英文名称:
Ceftezole
英文同义词:
ceftezol;CEPHTEZOL;CEFTEZOLE;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 8-oxo-7-[(1H-tetrazol-1-ylacetyl)amino]-3-[(1,3,4-thiadiazol-2-ylthio)methyl]-, (6R,7R)-;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 8-oxo-7-[(1H-tetrazol-1-ylacetyl)amino]-3-[(1,3,4-thiadiazol-2-ylthio)methyl]-, (6R-trans)-;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 8-oxo-7-[2-(1H-tetrazol-1-yl)acetamido]-3-[(1,3,4-thiadiazol-2-ylthio)methyl]- (8CI);Celoslin;CG-B 3Q
CAS号:
26973-24-0
分子式:
C13H12N8O4S3
分子量:
440.48
EINECS号:
相关类别:
医药中间体;医药原料;原料
Mol文件:
26973-24-0.mol
熔点 
155°C (dec.)
密度 
2.09
酸度系数(pKa)
2.60±0.50(Predicted)
最大波长(λmax)
273nm(Phosphate buffer sol.)(lit.)
Merck 
14,1948
CAS 数据库
26973-24-0(CAS DataBase Reference)
头孢替唑钠
头孢替唑钠为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1978年由日本藤泽公司开发并转让给中外制药并上市。2002年开始在我国应用,用量逐年增长。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G+)菌,以及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及奇异变型杆菌等革兰阴性(G-)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安全性较好。 本品为具有抗菌活性的头孢菌素类衍生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球菌、包括产青霉素酶和不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皆比较敏感。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呈中度敏感,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奇异变形杆菌等。 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MIC低于同类产品。
药理作用
头孢替唑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化学结构与头饱唑啉相似,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有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妇科、腹膜炎、耳鼻喉科感染和败血症等。 头孢替唑钠是由头孢替唑和碳酸氢钠通过溶解、脱色、过滤、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过程生成。头孢替唑钠是第一代广谱头孢类抗生素,是国家四类新药。头孢替唑钠化学结构类似于头孢唑啉,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头孢替唑钠为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衍生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头孢替唑钠对下列细菌有抗菌活性:1、需氧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2、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 图1为头孢替唑的结构式
药动学
1) 头孢替唑口服不能被胃肠道吸收; 2) 肌内注射1g,Tmax为2小时,Cmax为22.5μg/ml。t1/2为1.5小时; 3) 静脉注射1g,15分钟后Cmax约为30μg/ml,t1/2为0.41小时; 4) 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给药量的80%以上由尿排泄。
适应症
败血症、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继发性感染、肺脓肿、腹膜炎、肾盂肾炎、膀胱炎。
用法和注意事项
成人每日2次,每次0.5~2g,重症可增量。可加入0.5%利多卡因液2~3mL肌内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0~150 mL 中30 ~60 min静脉滴注。小儿每日2次,每次10 ~40 mg/k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
1. 勿与肾毒药物并用,包括强效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2. 本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盐酸金霉素、氨茶碱、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不良反应、禁忌和药物影响
极少有过敏性休克。有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哮喘、眩晕、突然排便异常、耳鸣、出汗等应立即停药;少数有皮疹、荨麻疹、皮肤发红、瘙痒、发热等;偶见恶心、呕吐、腹泻、血肌酐升高;罕见严重肾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增加、伪膜性肠炎、念珠菌症、维生素K缺乏症、B族维生素缺乏症、间质性肺炎、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射线检查异常、头痛、全身不适感、发热、浅表性舌炎。对本品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和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有关头孢替唑的药理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是由Chemicalbook的东方编辑整理。(2016-03-11)
危险品标志 
T+,N
危险类别码 
21/22-26-50/53
安全说明 
28-36/37-45-61
价       格:请咨询卖家
CAS    号: 26973-24-0
规       格:10g/20g/100g/1kg
咨询电话:15623309010
正品保障
正规发票
闪电发货
满199包邮
详细介绍
英文名:
Ceftezole
外观:
纯度:
请咨询卖家
分子式:
C13H12N8O4S3
分子量:
440.48
中文名称:
头孢替唑
中文同义词:
去甲唑啉头孢菌素;头孢去甲唑啉;双硫唑甲氧头孢菌素;头孢替唑;(6R,7R)-3-[(1,3,4-噻二唑-2-基)硫代甲基]-8-氧代-7-[2-(1H-四唑-1-基)乙酰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碲化镉锌
英文名称:
Ceftezole
英文同义词:
ceftezol;CEPHTEZOL;CEFTEZOLE;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 8-oxo-7-[(1H-tetrazol-1-ylacetyl)amino]-3-[(1,3,4-thiadiazol-2-ylthio)methyl]-, (6R,7R)-;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 8-oxo-7-[(1H-tetrazol-1-ylacetyl)amino]-3-[(1,3,4-thiadiazol-2-ylthio)methyl]-, (6R-trans)-;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 8-oxo-7-[2-(1H-tetrazol-1-yl)acetamido]-3-[(1,3,4-thiadiazol-2-ylthio)methyl]- (8CI);Celoslin;CG-B 3Q
CAS号:
26973-24-0
分子式:
C13H12N8O4S3
分子量:
440.48
EINECS号:
相关类别:
医药中间体;医药原料;原料
Mol文件:
26973-24-0.mol
熔点 
155°C (dec.)
密度 
2.09
酸度系数(pKa)
2.60±0.50(Predicted)
最大波长(λmax)
273nm(Phosphate buffer sol.)(lit.)
Merck 
14,1948
CAS 数据库
26973-24-0(CAS DataBase Reference)
头孢替唑钠
头孢替唑钠为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1978年由日本藤泽公司开发并转让给中外制药并上市。2002年开始在我国应用,用量逐年增长。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G+)菌,以及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及奇异变型杆菌等革兰阴性(G-)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安全性较好。 本品为具有抗菌活性的头孢菌素类衍生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球菌、包括产青霉素酶和不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皆比较敏感。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呈中度敏感,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奇异变形杆菌等。 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MIC低于同类产品。
药理作用
头孢替唑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化学结构与头饱唑啉相似,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有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妇科、腹膜炎、耳鼻喉科感染和败血症等。 头孢替唑钠是由头孢替唑和碳酸氢钠通过溶解、脱色、过滤、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过程生成。头孢替唑钠是第一代广谱头孢类抗生素,是国家四类新药。头孢替唑钠化学结构类似于头孢唑啉,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头孢替唑钠为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衍生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头孢替唑钠对下列细菌有抗菌活性:1、需氧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2、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 图1为头孢替唑的结构式
药动学
1) 头孢替唑口服不能被胃肠道吸收; 2) 肌内注射1g,Tmax为2小时,Cmax为22.5μg/ml。t1/2为1.5小时; 3) 静脉注射1g,15分钟后Cmax约为30μg/ml,t1/2为0.41小时; 4) 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给药量的80%以上由尿排泄。
适应症
败血症、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继发性感染、肺脓肿、腹膜炎、肾盂肾炎、膀胱炎。
用法和注意事项
成人每日2次,每次0.5~2g,重症可增量。可加入0.5%利多卡因液2~3mL肌内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0~150 mL 中30 ~60 min静脉滴注。小儿每日2次,每次10 ~40 mg/k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
1. 勿与肾毒药物并用,包括强效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2. 本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盐酸金霉素、氨茶碱、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不良反应、禁忌和药物影响
极少有过敏性休克。有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哮喘、眩晕、突然排便异常、耳鸣、出汗等应立即停药;少数有皮疹、荨麻疹、皮肤发红、瘙痒、发热等;偶见恶心、呕吐、腹泻、血肌酐升高;罕见严重肾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增加、伪膜性肠炎、念珠菌症、维生素K缺乏症、B族维生素缺乏症、间质性肺炎、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射线检查异常、头痛、全身不适感、发热、浅表性舌炎。对本品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和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有关头孢替唑的药理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是由Chemicalbook的东方编辑整理。(2016-03-11)
危险品标志 
T+,N
危险类别码 
21/22-26-50/53
安全说明 
28-36/37-45-61
优质服务
客服电话 1562309010
正品保障 正品保障  提供发票
急速物流 现货闪电  当时发货
售后无忧 不满意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