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荧光增白剂 351;荧光增白剂 CBS-X;荧光增白剂CBS-X;4,4-双(2-磺酸基苯乙烯基)-1,1-联苯;荧光增白剂CBS-X粉
英文同义词:
4,4-bis[2-(2-sulfophenyl)ethenyl]biphenyl;c.i. 482200;Fluorescent Brightener 351;2,2-(4,4-Biphenylylenebisvinylene)bisbenzenesulfonic acid;2,2-[(4,4-Biphenylylene)bis(ethene-2,1-diyl)]bisbenzenesulfonic acid;2,2-[(4,4-Biphenylylene)bisvinylene]bis(benzenesulfonic acid);(E,E)-4,4-bis[2-sulfostyryl]biphenyl;2,2-[1,1-Biphenyl-4,4-diylbis(2,1-ethenediyl)]bis(benzenesulfonic acid)
相关类别:
荧光增白剂;有机原料;其他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原料;化工原料
酸度系数(pKa)
-0.92±0.27(Predicted)
荧光增白剂的种类
荧光增白剂 CBS-X是洗涤剂中最优秀的增白剂,外观为白色粉末,可溶于水,呈微青色调,耐漂白粉。用于毛被增白和动物蛋白纤维,用量0.5g/L左右。
荧光增白剂按化学结构式不同可以分为:
(1) 荧光增白剂 CBS-X属于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是荧光增白剂中品种和数量最多的一类,主要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化学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如荧光增白剂FB、EBF、VBL等,具有蓝色荧光;
(2) 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珞、聚氯乙烯塑料等,如荧光增白剂WS,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
(3) 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如荧光增白剂WG,具有绿色荧光;
(4) 苯并氧氮型:用于涤纶、锦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如荧光增白剂DT,具有红色荧光;
(5) 萘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如荧光增白剂AT,具有蓝色荧光。
以下是简单列举了几种荧光增白剂的结构式:
图1为荧光增白剂BA、荧光增白剂DT、荧光增白剂AT的化学结构式。
作用机理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原理,使泛黄物质变白,因此也称光学增白剂。泛黄物质经荧光增白剂处理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波长为300~400nm)并转变为具有紫蓝色的可见光(波长为400~500nm)反射出来。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因此抵消了物质 原有的黄色,并且增加了反射光强度,使被处理的物质变得洁白悦目。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晓楠编辑整理。
作用与用途
荧光增白剂能够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皮革、肥皂、合成洗涤剂及其他日用品工业部门。荧光增白与化学漂白不同,不会损伤织物的色泽和强度,但对底色深暗 的织物、纸张等,如果不经漂白而直接用增白剂处理,不能获得较好效果。
毒性
荧光增白剂会极大削弱免疫力及伤口愈合能力,一旦在人体中蓄积过量,除了对肝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危害之外,还会诱发细胞癌变,是潜在的致癌因素之一,一旦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相结合,就很难通过正常代谢排出体外。一旦与食品直接接触,污染到食品上,会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