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MIPC标准品;异丙威溶液,1000PPM;叶蝉散粉剂(6%);丙酮中异丙威-叶蝉散;增效叶蝉散乳油;增效异丙威乳油;灭必虱;灭扑威乳油(20%)
英文同义词:
2-(1-Methylethyl)phenol 1-(N-MethylcarbaMate);NSC 191479;Isoprocarb 0.1;2-(1-Methylethyl)-phenol methyl-carbamate;2-(1-methylethyl)-phenomethylcarbamate;2-(1-Methylethyl)phenylmetylcarbamate;Isoprocarb-D3;2-Isopropylphenyl methylcarbamate
相关类别:
农药原料;农用原药-原药;有机氯杀虫剂;分析标准品;农残、兽药及化肥类;香精香料;杀虫剂;农药;杀虫(螨)剂;有机氮杀虫剂;农业杀虫原料;农业原料;有机合成;农药中间体;原料;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原料;农药原药;INSECTICIDE;农用原料
沸点
329.46°C (rough estimate)
密度
1.0945 (rough estimate)
酸度系数(pKa)
12.22±0.46(Predicted)
CAS 数据库
2631-40-5(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2-(1-Methylethyl)phenyl methylcarbamate(2631-40-5)
EPA化学物质信息
Isoprocarb (2631-40-5)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03~485mg/kg,小鼠为487~512mg/kg,兔为500mg/kg。雄性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mg/kg。雄大鼠急性吸入LD50>0.4mg/kg。大鼠2年饲喂试验无作用剂量为每天0.5mg/kg。对兔皮肤和眼睛刺激性甚小,动物试验显示无明显蓄积性。在试验剂量内,。动物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鲤鱼LC50为4.2(10)mg/L (48h)。对蜜蜂有害。
化学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m.p.96~97℃,b.p.128~129℃/2.67×103Pa,闪点156℃,蒸气压0.133Pa(25℃),180℃时分解。易溶于丙酮 (400g/L)、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环己烷,可溶于甲醇(125g/L)、乙醇、异丙醇,难溶于芳烃(二甲苯<50g/L),不溶于卤代烃和水(265mg/L)。工业品为浅红色片状结晶,m.p.89~91℃。
用途
异丙威为触杀性、速效性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叶蝉、飞虱类。但残效不甚持久。 一般用量为5~10g有效成分/100m2 ,喷雾含量为0.025%~0.05%有效成分。用25%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4%粉剂75~150g/100m2 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效果达90%以上。也可用于防治棉花蝽象、水稻蓟马、瓜类蓟马、马铃薯甲虫等。对芋有药害。作物蛋获前2周停止使用。
用途
属触杀性杀虫剂,用于防治水稻叶蝉、飞虱类害虫
用途
用于水稻、某些果树和作物上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还可兼治蓟马、蚂蝗、厩蝇等
用途
该品具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叶蝉和飞虱,使用粉剂时,一般每公顷作2%粉剂30kg。也可用于防治果树和其他作物的蚜虫、跳甲、盲蝽、马铃薯甲虫或用于畜舍治厩蝇。
用途
异丙威具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蝉和飞虱,使用粉剂时,一般每公顷做2%粉剂30kg,也可用于防治果树和其它作用的蚜虫、跳甲、盲蝽、马铃薯甲虫或用于畜舍治厩蝇。
生产方法
与其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例如西维因、速灭威)有相似之处,工业上生产主要有热法、冷法两种。热法即甲基异氰酸酯法,先由甲胺与光气气相反应得到甲氨甲酰氯,然后在溶剂四氯化碳中热分解,脱氯化氢生成甲基异氰酸酯。甲基异氰酸酯与邻异丙基酚反应即生成叶蝉散。1.甲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甲胺与光气以1:1.3(摩尔比)配合,甲胺预热至240℃,光气预热至150℃,混合后进入酰氯合成管,合成产物进入酰氯釜与釜内四氯化碳形15-20%的溶液,加热,使四氯化碳-甲氨甲酰氯溶液保持沸腾,蒸出含异氰酸酯、氯化氢、四氯化碳的蒸气,进入酰氯冷凝器,冷凝液进入中间釜加热蒸出混合物再经冷凝脱去一部分氯化氢,冷凝液再次蒸发脱除氯化氢后进入粗酯粗馏塔,蒸馏得到异氰酸酯粗品。粗品再经脱除光气,粗馏得到粗甲基异氰酸酯产品。粗品再经脱降光气,粗馏得到粗甲基异氰酸酯产品,含量一般在99%以上。收率85.5%。2.叶蝉散制备 反邻异丙基酚加入搪玻璃反应釜,再加入三乙胺,搅拌后在常温下滴加甲基异氰酸酯,在1h内加完,靠反应热自动升温。加完后,稍再加热使温度达到100℃,保温反应0.5h。反应结束后放入结片机,结片后的产品即叶蝉散,平均含量98.5%,平均收率近98%。冷法的反应顺序正好相反,先使邻异丙基酚光气化,生成氯甲酸酯,再与一甲胺反应得到叶蝉散。光气化反应需要冷冻条件,故称冷法。每吨产品消耗邻异丙基酚730kg,40%甲胺400kg。
生产方法
氯甲酸邻异丙苯酯的制备 以甲苯为溶剂,氢氧化钠为脱酸剂,将邻异丙基酚与光气反应。反应控制较低温度,光气可在低温下吸收于溶剂中,酯化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制得中间体。
原料配比为1:2.3,光气过量;反应温度0~5℃;投料毕,保温反应10min;终点pH值13~14。
异丙威的合成 在低温下,将一甲胺水溶液(40%)滴加到氯甲酸邻异丙苯酯中,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经一系列后处理后得产品。
原料配比为1:1.8,甲胺过量;反应温度15℃;甲胺含量20%。
异丙威的制备也可采用氨基甲酰氯法或异氰酸酯法。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450 毫克/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94 毫克/ 公斤
危险类别码
22-50/53-67-65-3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