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义词:
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甲;3,7-二甲基-9-(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4,6,8-壬四烯-1-醇;全反式-视黄醇;视黄素;维生素A1;维生素 A 醇,视黄醇;全反式维生素A 标准品
英文同义词:
Vitamin A1 alcohol;Vitamin A1 alcohol, all-trans-;Vitamin A1, all-trans-;vitamina1alcohol;vitamina1alcohol,alltrans;Vitavel A;Vitamin A (all-trans-Retinol);VITAMIN-A-ALCOHOL SOLUTION, IN HEXANE (0 .25 MG/ML), 1X2 ML
相关类别:
维生素;维生素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氨基酸及辅酶类;医药与生物化工;食品添加剂;维生素类;营养强化剂;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中药对照品;对照品,标准品;营养学研究;标准品;对照品;医药原料;植物提取物;小分子抑制剂;小分子抑制剂,天然产物;现货产品;Intermediates Fine Chemicals;Pharmaceuticals;Retinoids;Intracellular receptor;Inhibitors;食品饲料添加剂;中间体;维生素系列;对照品-中药对照品;标准品 -中药标准品;API原料药-维生素类;原料药;生化试剂-维生素;营养增补剂;有机化工原料;有机中间体;临床检测标准物质;添加剂;化工原料
沸点
368.81°C (rough estimate)
密度
0.9933 (rough estimate)
酸度系数(pKa)
14.09±0.10(Predicted)
水溶解性
Practically insoluble inwaterorglycerol; soluble in absolute alcohol,methanol,℃hloroform, ether, fats and oils.
敏感性
Moisture Light Sensitive
稳定性
Stable, but light and air sensitiv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acids,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CAS 数据库
68-26-8(CAS DataBase Reference)
EPA化学物质信息
Retinol (68-26-8)
简介
视黄醇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以游离醛或酯的开式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在脂肪、蛋白、乳法、肝中含量丰富。植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含维生素A的前身(provitamin A),存在于胡萝卜、番茄等蔬菜中,动动物吸收后,可转化成维生素A。视黄醇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所必需的,在视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视黄醛在体内因不断代谢而补消耗,需要及时通过氧化维生素A予以补充。维生素A与上能上能下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关,缺乏时会导致辞眼结膜、角膜干燥、发炎,甚至失明,还会造成呼吸道上皮受损,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毛发脱落、婴儿发育迟缓等。作为营养增补剂的维生档A油是由水产动物的肝脏、幽门垂所得的脂肪油或其浓缩物。将新鲜鱼类肝脏、幽门垂粉碎,加1-2%氢氧化钠溶液至pH8-9。视黄醇可用于香肠、人造奶油、面包、乳制品、果汁粉、花生白脱等。
制备方法
视黄醇(维生素A)可以由鱼肝油经分子蒸馏、层析精制得到,但获取纯品的方法是化学合成。通常采用Iserl路线(即十四醛路线),即先由p紫罗兰酮与一氯醋酸乙酯在甲醇钠介质中缩合、在氢氧化钠和甲醇中水解、脱羧基得到十四碳醛。另外由乙炔钠与甲基乙烯酮在一40℃以下缩合生成3-甲基戊炔(4)烯(2)醇(1);然后与乙基溴化镁进行Grignard反应制成双溴镁化物;接着与十四碳醛缩合、水解得羟基去氢维生素A;再经催化加氢得羟基维生素A,在吡啶中与乙酰氯作用得羟基维生素醋酸酯,再于碱性(纯碱)条件下溴化、脱溴得维生素醋酸酯。
鉴别试验
取试样0.5g,于研钵中研碎,加温水10ml,充分搅拌混合成乳浊状,加10ml乙醇破乳后移入一烧瓶中,再加20ml苯,充分振摇混匀后静置,或经离心分离成两层。取苯层,用20ml水充分振摇洗涤后,分去水层,将苯层在减压下蒸干。将残留物溶于氯仿,配成每ml约含维生素A 10 IU,取其1m1,加5ml三氯化锑试液(TS-33),应呈蓝色,并旋即褪色。
含量分析
精确称取试样约0.5g,加温水1m1,充分振摇成乳浊状。加乙醇.30ml和50%氢氧化钾液3ml,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水浴上加热30min。冷却后用30ml水,移入分液漏斗。然后按“维生素A胡旨肪酸酯油(01041)”的含量法测定。
含量分析
与“维生素A脂肪酸酯油(01041)”相同。
毒性
GRAS(FDA,§182.5930,2000)。
毒性
GRAS(FDA,§182.5930,2000)。
LD50 2000mg/kg(大鼠,经口)。
使用限量
GB 14880~94及GB 2760—2002:同“01039,维生素A粉末”。
FDA§184.1930(2000):以GMP为限。
使用限量
GB 14880-94(μg/kg;以视黄醇当量计):芝麻油、色拉油、人造奶油,4000~8000;乳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维生素A(视黄醇或醋酸视黄酯或棕榈酸视黄醇)[维生素类] 乳及乳饮料 营养强化剂 600~1000μg(1.维生素A添加量均以视黄醇当量计算 2.1μg视黄醇当量=1μg视黄醇=3.33I.U维生素A 3.如用β-胡萝卜素强化可折成维生素A来表示 4.1μgβ-胡萝卜素=0.167μg视黄醇)
维生素A(视黄醇或醋酸视黄酯或棕榈酸视黄醇)[维生素类] 婴幼儿食品、乳制品 营养强化剂 3000~9000μg(1.维生素A添加量均以视黄醇当量计算 2.1μg视黄醇当量=1μg视黄醇=3.33I.U维生素A 3.如用β-胡萝卜素强化可折成维生素A来表示 4.1μgβ-胡萝卜素=0.167μg视黄醇)
维生素A(视黄醇或醋酸视黄酯或棕榈酸视黄醇)[维生素类] 芝麻油、色拉油、人造奶油 营养强化剂 4000~8000μg(1.维生素A添加量均以视黄醇当量计算 2.1μg视黄醇当量=1μg视黄醇=3.33I.U维生素A 3.如用β-胡萝卜素强化可折成维生素A来表示 4.1μgβ-胡萝卜素=0.167μg视黄醇)
化学性质
淡化色片状结晶,熔点62-64℃,沸点120-125℃(0.667Pa)。易溶于油脂或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热稳定性较好,碱性条件下较稳定,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遇三氯化锑呈特征蓝色反应,易受紫外线和空气中氧的破坏,与维生素C共存时可得到保护。
用途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能保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促进机体的发育生长。缺乏时,会使生长发育受阻,生殖功能衰退,易得“夜盲症”。一般用视黄醇醋酸酯[127-47-9]添加于饲料中。
用途
用于制药片和胶囊,在饲料工业中作为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
用途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缺乏时,会使生长发育受阻、生殖功能衰退,易得“夜盲症”。我国规定可用于色拉油、芝麻油和人造奶油,使用量为4.0~8.0mg/kg;在固体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4~8mg/kg;在婴幼儿食品和乳制品中使用量为3.0~9.0mg/kg;在冰淇淋中最大使用量为0.6~1.2mg/kg;在乳及乳饮料中使用量为0.6~1.0mg/kg。
另外,用视黄醇醋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或β-胡萝卜素强化。Β-胡萝卜素用于强化β-胡萝卜素饮料时,最大使用量为20~40mg/kg;在固体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3~5mg/kg。
用途
维生素A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以游离醛或酯的开式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在脂肪、蛋白、乳法、肝中含量丰富。植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含维生素A的前身(provitamin A),存在于胡萝卜、番茄等蔬菜中,动动物吸收后,可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所必需的,在视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生产方法
β-紫罗兰酮经缩合、环氧、消除、重排、异构化、水解、催化氢化、酯化、溴化、消除等步骤制得维生素A(醋酸酯)。
生产方法
维生素A可以由鱼肝油经分子蒸馏、层析精制得到,但获取纯品的方法是化学合成。通常采用Iserl路线(即十四醛路线),即先由p紫罗兰酮与一氯醋酸乙酯在甲醇钠介质中缩合、在氢氧化钠和甲醇中水解、脱羧基得到十四碳醛。另外由乙炔钠与甲基乙烯酮在一40℃以下缩合生成3-甲基戊炔(4)烯(2)醇(1);然后与乙基溴化镁进行Grignard反应制成双溴镁化物;接着与十四碳醛缩合、水解得羟基去氢维生素A;再经催化加氢得羟基维生素A,在吡啶中与乙酰氯作用得羟基维生素醋酸酯,再于碱性(纯碱)条件下溴化、脱溴得维生素醋酸酯。
生产方法
维生素A可以由鱼肝油经分子蒸馏、层析精制得到,但获取成品的方法是化学合成。通常采用Iserl路线(即十四醛路线),即有β-紫罗兰酮与一氯醋酸乙酯在甲醇钠介质中缩合,在氢氧化钠和甲醇中水解,脱羧基得到十四碳醛。另外由乙炔钠与甲基乙烯酮在-40℃以下缩合生成3-甲基戊炔(4)烯(2)醇(1)、然后与乙基嗅化镁进行Grignard反应制成双嗅镁化物,接着与十四碳醛缩合、水解得到羟基去氢维生素A,再经催化加氢得羟基维生素A,在吡啶中与乙酰氯作用得羟基维生素醋酸酯,再与碱性(纯碱)条件下嗅化、脱嗅得维生素醋酸酯。
危险类别码
22-38-67-65-62-51/53-48/20-11-43-61-63-36/38
安全说明
36/37-61-62-45-53-16-33-29-9-36/37/39-26
毒性
LD50 (10 day) in mice (mg/kg): 1510 i.p.; 2570 orally (Kamm)